至少今年房价不会大起大落
NBD:1月10日国务院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但实际上去年6月银监会就下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的通知》,已强调了“二套房贷”必须首付四成、利率1.1倍的放贷标准,并重申“二套房贷”标准不得擅自放宽。这次国务院出台的通知,你认为新在何处?
刘维新: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近期连续5次调控,根本的原因就是热钱流入过多,炒作成分严重,在一些城市形成了很大的泡沫,如果控制不住将会影响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且风险很大。
此次通知不仅限定房地产商在销售时必须公布房源,并且还要公布价格,这都是过去所没有的。可见,中央这次出台的目的就是为了严格控制投机性购房。
这次中央对信贷采取了分批次不同的政策,购房过热和二套房都有不同的政策,出发点很明确就是要控制投资和投机购房,但能不能实现很难说,现在有些银行主要收入就是靠利差,所以能不能贯彻中央精神,现在很难说。
NBD:房地产市场近期涨幅过大而引发了很多问题,但如果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又将引发系统性的金融风险,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被房地产绑架,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刘维新:中央的政策不会导致房地产价格大挫,地方和中央想法不一致,不可能大幅压低土地和房屋价格,现在主动权不在政府手里,是开发商定价。中央政策5项调控政策,11项措施,如果能落实,就可以抑制房价的上扬。
中国前几年,包括现在,房地产地位太高,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为什么说房地产绑架了整体经济呢,因为房地产的拉动,包括今年的经济恢复,主要靠房地产销售,这将来是要出问题的。房价下降还没有到位,现在产生了大量泡沫,迟早要破灭,就会影响经济。不能过分强调房地产业。要靠高科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才能强盛。
房价当前不会马上下挫,因为现在货币流通量很大,社会三大资金流向房地产:国有企业、信贷资金、民间资本,使得土地、房地产价格上扬。政策不可能马上见效,中央和地方想法不一致,地方和开发商的想法更不一致。在这个情况下,至少在今年房价不会出现大落。
《通知》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
NBD:你认为国务院的这个通知是否会由于打压房地产而引发金融系统风险?这个通知对金融机构有何影响?
刘维新:这个通知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中央的政策不妨碍刚性储蓄,销售总量会下降,因为挤压了投资和投机的成分,所以不会引起大的波动。
对金融机构可能有一定影响,这几年金融信贷规模太大了,应该适当降低。可能出现房贷中不适当的贷款造成坏账,会有金融风险。中国国有银行占主要地位,还不会马上出现这种问题,但信贷量会下降。宽松政策主要是对第二产业,而不是主要对房地产,调控措施和政策就是打压非法信贷和炒作。
土地法律规定两年后收回,就是对房地产商大量囤地实施控制,两年不开发就应该交给社会,但现在没有。包括有些金融企业,二套房贷不能低于40%首付,但金融机构在运作方面并没有严格遵守。
NBD:国务院在这个通知中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跨境投融资活动的监控,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你认为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主要有哪些方式?热钱又是通过哪些渠道炒作中国房地产的?如何加强对这些资金的监控?
刘维新:如何监控?应该从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住房产业方面加强监控。建立住房供应体系要从三个角度考虑:城市化、土地制度改革、金融运作,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
NBD:你认为国务院的这个通知是否会由于打压房地产而引发金融系统风险?这个通知对金融机构有何影响?
刘维新:这个通知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中央的政策不妨碍刚性储蓄,销售总量会下降,因为挤压了投资和投机的成分,所以不会引起大的波动。
对金融机构可能有一定影响,这几年金融信贷规模太大了,应该适当降低。可能出现房贷中不适当的贷款造成坏账,会有金融风险。中国国有银行占主要地位,还不会马上出现这种问题,但信贷量会下降。宽松政策主要是对第二产业,而不是主要对房地产,调控措施和政策就是打压非法信贷和炒作。
土地法律规定两年后收回,就是对房地产商大量囤地实施控制,两年不开发就应该交给社会,但现在没有。包括有些金融企业,二套房贷不能低于40%首付,但金融机构在运作方面并没有严格遵守。
NBD:国务院在这个通知中要求,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信贷资金流向和跨境投融资活动的监控,防范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防止境外“热钱”冲击我国市场。你认为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主要有哪些方式?热钱又是通过哪些渠道炒作中国房地产的?如何加强对这些资金的监控?
刘维新:如何监控?应该从土地制度、金融制度、住房产业方面加强监控。建立住房供应体系要从三个角度考虑:城市化、土地制度改革、金融运作,这样才能根本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