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证劵报 作者:高改芳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1日
□本报记者 高改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10年我国的信贷投放量预计超过8万亿元,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会成为新增贷款投放的限制因素。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将使商业银行从股市的融资量小于2000亿元,这明显低于市场预期。
中国证券报:2010年的信贷规模预计怎样?“适度宽松”货币政策中的“适度”将如何体现?
连平:从2009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投资总额来看,按照每年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占前一年计划投资总额的20%计算,2010年新增对公中长期贷款约3.5万亿元至4万亿元。未来我国的城镇化趋势明朗,房地产交易仍将较为活跃,2010年的新增按揭贷款有可能达到1万亿元。再加上出口改善、制造业复苏、私人投资意愿增强等因素,我们预计2010年的信贷投放量在8万亿元至9万亿元之间。
货币政策已处于趋向收缩的第一阶段。货币政策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再加信贷管理。目前的调控只运用了公开市场操作和窗口指导这两种工具来适度收紧货币信贷。2010年随着央行可能启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两项工具,货币政策可能会进入收缩的第二阶段。
中国证券报:2010年的信贷投放在时间上会如何安排?
连平:2010年上半年,全年信贷量的60%-70%可能会投放下去,一季度甚至会投放40%。这是因为实体经济所需要的资金通常要在年初就做出安排,一年之计在于春。资金需求方总想方设法在上半年就把贷款拿到手,以防备下半年的信贷紧缩。而银行也有“早投放早收益”的经营需求,银行通常年底都会为明年储备大量的项目,所以上半年尤其是一季度都是信贷投放比较集中的时候。
中国证券报:在资本充足率明显下降的时候,银行是否有能力继续大规模放贷?
连平:在2009年信贷高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资本充足率被明显稀释,出现了1个百分点左右的降幅,从2008年底12%的水平下降到目前的11%左右。按贷款增长8万亿元计算,2010年信贷规模仍会保持20%左右的较高增速,如果不及时补充资本金,银行的风险抵补能力将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速度。
根据监管部门对银行业的要求,考虑到总体业务的增长,我认为行业平均资本充足率达到12%的水平较为合理。以此计算,2009年银行业除自身盈利的积累和已经进行的融资之外,仍需通过外部补充1000亿元左右的资本金。2010年,按较为保守的20%盈利增长速度计算,约有2000亿元左右的外部融资需求。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