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作者:蒋为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8日
在过去两周时间里,中国股市突然间又从冷宫里被挖掘出来,成为众星捧月的焦点,俨然一个牛市时代已经到来。11月24日至12月5日,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分别上涨18.13%和6.97%,中小板与创业板也是应声大涨,金融业、采矿业、房地产业更是成为牛市的宠儿。沪深股市在短短一周内成交额超过4万亿元,单日成交突破万亿元,创下历史“之最”。时间退回到五个月前,股市还和前两年一样处于“少人问津”的境地,如今这一突如其来的市场转变究竟是中国实体经济向好的信号,还是有是又一股市场泡沫,值得我们深思。到底是谁又让中国股市又“牛”起来了?
股市信息是投资者对未来企业绩效的一个综合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主体对于宏观经济的态度,往往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先行指标。但是,在一个非有效的股票市场中,股市信息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反映却存在着严重的噪音。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股票市场上扬最终也只是一个投机泡沫,股票上涨越快,泡沫也越为危险,最终也将伤害健康股市的形成与实体经济的增长。
此次股票上涨的最大动力源自于央行11月21日的非对称降息,市场广泛预期中国将在明年上半年继续延续降息政策,不排除连续的降息降准可能性。此次央行的降息着实是金融市场期盼已久的,对股市的带动作用本在意料之中,但市场反映如此剧烈却在意料之外。降息所引发的股市上扬本身不存在问题,但问题在于股市上扬究竟是因为市场因降息对宏观经济预期增强,还是投机性因素占到主导,这就决定着此次牛市的质量问题。要判断这一问题,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股市的资金来源与经济增长的基本面。
此次支撑“牛市”的巨量资金从哪儿来?据证监会披露:11月24日至12月4日,一般法人机构净卖出1252亿元,各类专业机构投资者合计净买入309亿元,自然人投资者净买入659亿元。本轮行情中,个人投资者特别是持有A股市值在10万元以下的散户净买入更多。中小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中小投资者在此轮牛市行情中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散户投资者在多年的股市趋冷情况下,面临突如其来的股市利好行情,开始大举进入股市,而机构投资者对于此轮的市场行情则相对较为克制。散户投资者向来具有不稳定性程度高,受投机因素影响大的特点,很可能散户投资者是在市场上扬趋势出现后开始进入市场,具有很强的投机目的。来自多家证券营业部的信息显示,集中开户现象出现于A股已经产生明显“赚钱效应”之后,这一点也证实了这一判断。这一基本模式也就注定了此轮投资者基本不关注公司的基本业绩,而仅仅是为了追逐短期的投机收益,中国股市应当谨防因投资者情绪转变带来的巨大波动风险。
另一方面,中国上市公司和经济的增长的基本面是否能够支撑此轮的经济增长呢?据国家统计局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与固定资产投资也同比继续回落。此外,11月份全国PMI为50.3,创近8个月新低。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增长下行的压力仍然非常大。此时,央行意外的抛出非常对称降息,其主要目的仍然在于抵减经济增长下行带来的经济风险。但此次非对称降息能否促使实体经济迅速回暖,这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目前经济增长疲软的主要原因仍然源自于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能得到启动,从而造成投资与信贷需求疲软。在这种情况下放松市场中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活跃投资,但仍然没能解决经济疲软的根本问题。一系列经济制度改革带来的改革红利仍然需要时间来释放,更多的经济改革举措仍然有待全面展开,中国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仍然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因此,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此时股市的逆势上扬与经济基本环境有着背离的趋势。
市场的投资者广泛预期明年上半年,央行将进一步通过降息降准的方式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从而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维持住牛市的局面,但这显然是过于乐观的推测。12月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基本确立了明年上半年继续维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采取过激的持续降息降准空间并不大。同时,下半年持续降息降准带来的经济风险同样很大,在实体经济投资疲软的情况下,流动性放宽后,资金流向虚拟经济形成泡沫的风险较大,期望以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维持牛市的期望很可能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此外,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周外资从中国股权基金撤出22.5亿美元,是三年中最大规模的一次撤资。这表明:沪市反弹主要是由国内投资者拉动的。国内投资者与外国投资者动向之间的反差,同样证实了投资者之间对于市场趋向的不同态度,牛市在未来一段时间进入大波动期的预期大大增强。
总体上看,此轮的牛市情节仍然来源于货币政策放松后,投资者对于股票市场的投机心理驱动。在实体经济未见好转的情况下,这种突发性的上涨并没有坚实的基础。此次股市上涨过程中涉及的大批散户股民面临更大的市场风险,投资者如果不对投资持更为谨慎的态度,重新回归到对公司价值的判断上来,最终可能也只是竹篮打水。投资者如果仅仅将希望寄托于连续的宽松货币政策上,这也是风险极大的。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如期而至,投资者将如何面对将成为其面临的最大难题。不要让投机情绪主导中国股市,重新启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才是股市发展的力量源泉。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