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的经历与众多银行家略有不同,先是学而优被留校,再是河南省银行管理学院成立后,董文标出任副院长。1991年,董文标调入交通银行[8.90 0.11%]郑州分行任行长。在其任职期间,该行的业务量由2个多亿升至40多亿。其后还出任过海通证券首任董事长。
当然,董文标对金融界贡献最大的就是参与创建民生银行并出任其高管。1996年,中国民生银行成立伊始,董文标出任副行长,与已故的中国工商联前主席经叔平先生一手创建了中国最特殊的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作为一家主要由民营企业出资的商业银行,正如经老所言:民生银行与国有银行最大的不同是它不是由政府官办。股东大会是最高的权力机关,股东大会中间产生董事会、监事会,董事会决定方针政策。董事会一方面要对股东负责,要保证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对社会负责,要把风险控制住。
2000年5月,董文标升任行长。2006年7月,经叔平不再担任董事长,任名誉董事长,董文标担任董事长,王浵世担任执行董事、行长。
正如董文标所说,从2000年到2005年,民生银行用最传统的规模增长的方式完成了7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但最近这几年,民生银行放慢了发展速度。
民生银行的内部改革
一些业内人士因此认为,由于资本充足率一次一次如履薄冰地在8%左右徘徊,民生银行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以致后劲乏力。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最有利的2007年启动大规模的公司业务事业部制改革,现在看来,那个时候是最佳时机。因为,不过一年,由美国金融危机演变而成的经济危机,终于在2008年传入中国。而民生银行这时候刚好可以聚精会神搞内部改革。
在董文标看来,沉寂了三年多,并且进行了事业部改革,民生银行还能每年以25%的存贷款增长换来35%以上的利润增长,民生银行的发展观越来越理性了。在这三年多里,事业部改革、核心系统建设,以及以小商户贷款为突破口的商业模式改变,正是民生银行为2010年的“二次腾飞”做的三项准备。
首先是业已开展的事业部改革;其次是核心系统建设;第三是改变了商业模式,从原来的“垒大户”,改为着重两方面的发展,一方面是零售银行,另一方面是小商户贷款。
仅仅用了13年时间,民生银行由86亿元、资产最小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变成资产1.41万亿元(到2009年6月底)、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资产翻了160多倍。
最快10月在港上市
一直为外界诟病的资本充足率较低问题,在今年有望得到很好解决。董文标也坦承民生银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确实低了一点,他介绍说,2008年6月底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是6.57%,应该说还是比较高的,只是附属资本不多,因此补充资本的压力较大。为此,民生银行年初成功发行了50亿的混合资本债券。
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如果进展顺利,民生银行最快会于今年10月在香港上市。这样,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将会大大提高,长期制约民生银行发展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民生银行资本充足率为8.48%,赴港上市成功后,其资本充足率将远远高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