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赣金网     今天是:2025年07月07日 星期一
站点—头部-广告位
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上海保险业召开闭门会议 将率先试点强制责任险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4日

    近日发布的《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业内简称上海版保险新“国十条”),在保险业内及资本市场均引起强烈反响。

  中国证券网独家获悉,12月3日下午,上海保险行业召开闭门会议,监管部门及保险机构管理层将深入探讨上海版保险新“国十条”带来的深远影响,及各机构参与其中的具体机会。

  中国证券网独家拿到了上海保监局对于上海版保险新“国十条”的深度系列解读,以飨读者。解读中透露了目前上海保险业发展的具体情况及详实数据,以及上海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具体规划和部署。

  上海已具备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基础条件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到2020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但目前上海保险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2013年,上海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8%、540美元/人,滞后于全球平均水平6.3%、652美元/人,也远低于新加坡(5.90%、3251美元/人)和中国香港(13.20%、5002美元/人)等保险发达城市。保险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短板,制约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功能的发挥。

  而此次《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将建设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发展远景予以明确,即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服务体系,构建国际领先、辐射全国、繁荣高效、功能齐全的保险市场,提升再保险、航运保险、保险资金运用等领域的定价权和话语权,建成上海国际保险中心。届时,上海地区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6%,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7300元/人。

  目前,从保险市场的体系建设和规模增长来看,上海已经具备了建设国际保险中心的基础条件。

  一是保险机构有效集聚,量多质优。截至2014年10月末,上海共有保险公司137家,其中保险集团1家,保险公司124家,再保险公司5家,资产管理公司7家;保险中介机构367家,其中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86家,保险经纪机构112家,保险公估机构69家。保险机构量多质优,类型多功能全,外向度高,初步呈现现代保险市场体系雏形。截至10月末,在沪保险公司总资产过6000亿元,约占全国的6.43%;保险法人机构49家,占全国比为27.37%;上海外资保险总公司27家,占全国比为42.86% 。

  二是保险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稳中有进。2013年,上海实现保费收入821.43亿元,位居全国第9,与新加坡相比差距不断缩小(差距约200亿元人民币)。2014年1至10月,上海保险市场原保费收入累计840.62亿元,同比增长21.05%。产险市场治理有效,业务发展平稳有序。寿险业务发展回暖复苏,普通型人身保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见效,累计保费收入是2013年全年的3.24倍。

  三是功能性、创新性机构加快涌入,辐射全国。2014年已新增15家功能性保险机构,截至10月末达62家,涵盖资产交易、数据信息中心、渠道销售、审计中心、培训中心等在内的保险服务链;新增3家航运保险中心,航运保险中心总量达到8家,船舶险和货运险的保费收入分别占全国的45.56%和16.94%;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受托管资产规模约占全国的50%。

  四是加快制度创新,推进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保险监管制度现代化。以上海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为契机,简政放权,试点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条款,取消部分分支机构和支公司高管人员任职资格的事前审批,探索建立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以及以非现场监管数据统计制度为关键的事中事后的监管模式。

  显然,《实施意见》出台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战略定位,以及区域再保险中心、航运保险中心和保险资金运用中心三大重点建设领域。

  区域再保险中心方面,包括筹建保险交易所,完善再保险产业链,发展离岸保险、跨境人民币再保险、巨灾保险、特殊风险等内容;航运保险中心方面,包括聚焦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建设上海航运保险协会,探索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推进监管制度改革,建立保险与航运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等;保险资金运用中心方面,包括聚焦保险资产管理机构,试点跨境双向投融资试点,支持上海地区金融要素市场发展,参与“沪港通”试点,探索资产证券化和私募基金业务,建立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交易平台等。

  可以预见,国际领先、辐射全国、繁荣高效、功能齐全的保险市场正在兴起,上海国际保险中心不再是梦想。

  政府明确两个专项支持政策

  《实施意见》全文二十八条重点列出作为创新支持保险行业发展的八项举措。这些措施涉及面广、分量重,突出地方政府在环境营造方面的作用。

  总体而言,《实施意见》通过一项工作机制、两个专项支持政策,有效发挥政府在资源整合、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方面的优势。

  上海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上海保险业的发展,鼓励政府部门运用保险机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支持配合政府职能转变创新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不断拓宽保险服务领域;创造低成本的政策环境,对于航运保险、出口信用保险与农业保险等发展给予必要支持;鼓励保险业务创新,服务民生保障和城市防灾防损体系建设;引导保险资金以股权、债权的形式参与上海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养老医疗产业发展;积极营造有利于保险发展的舆论环境,配合推动保险进政府、进学校、进社区和进农村。

  这些长期沿革的政策支持在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中,更是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实施意见》提出建立支持保险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由市领导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制定上海加快现代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协调解决相关事项;明确有关部门要根据《实施意见》和重点任务分工表要求,按照职责分工抓紧推进各项工作。

  《实施意见》还明确了两个专项支持政策,一是鼓励政府购买保险服务。特别指出“结合保险交易市场建设,完善健全各级财政出资购买保险、市政工程建设所需保险、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所需保险等的集中采购平台,提高相关业务开展的规范化、透明化水平”。二是加强养老用地保障。在“新国十条”的基础上,对于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加大支持力度:“优先保障新增供应,鼓励利用存量自有土地或集体建设用地;对符合土地协议出让规定的,可采用协议出让方式供地”。

  加强保险业法治环境建设是上海《实施意见》支持举措的最大亮点。《实施意见》坚持依法治国,为保险业对外开放、构建国际保险中心提供法治保障,以“保险行业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构建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健全上海金融检察、审判专业化机构组织体系”优化司法环境,强化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探索建立保险消费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推动设立第三方保险纠纷调解中心,建立健全保险纠纷诉讼、仲裁与调解对接机制。”

  支持险资深度参与上海城市建设

  《实施意见》提出“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保险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引擎作用”。

  具体操作层面体现为:支持保险资金深度参与上海城市建设、加大保险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强化保险与文化产业的合作联动、发挥保险对贸易转型升级的保障功能、增强保险对新经济新业态的培育作用。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上海已经构建起保险服务体系,支持经济转型发展。政策扶持方面,为首次投保出口信用险的企业争取到50%的保费扶持财政政策,企业受惠面持续扩大。产品创新方面,创新推出“企业卫士”保险、“诺亚方舟”保险,涵盖机器损失、产品责任等10多种风险。

  下一步,上海将研究建立科技保险保费补贴机制,鼓励和支持保险公司和保险中介研发适合科技企业需求的创新保险产品,鼓励和支持科技企业投保各类科技保险。扩大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履约保证保险覆盖面,为小微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在“支持保险资金深度参与上海城市建设”方面,上海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方式,大力支持民生安居工程。上海基础设施和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规模位列全国之首,在养老医疗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作用突出。

  一是以股权形式参与旧区改造,太保资产通过与虹口区等共同设立合作企业的方式,签约投资18亿元参与虹口区旧区改造项目和相关的城市建设项目,创新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模式。二是发行资产支持计划募集资金投资民生安居工程,拟募集资金270亿元专项投资于上海旧改投资基金,募集资金32亿元为上海保障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募集资金投向旧城改造的土地储备项目,包括注册规模高达500亿元的上海土储中心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

  加快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

  离岸保险市场是上海国际保险中心的重要内容。《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完善再保险产业链,通过自贸区政策优势吸引中外资再保险机构、自保公司和再保险经纪机构入驻,与风险评估、损失理算、法律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形成集聚效应。

  与此同时,加快筹建上海保险交易所也会促进上海区域性再保险中心建设,发展离岸保险市场。《实施意见》将保交所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推进,致力打通国内与国际保险市场。未来,国际上通行的“巨灾债权”、“灾害期货”、“巨灾期权”等衍生品也有望在此进行交易。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2025067349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1187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