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创下7.37万亿元历史纪录后,监管部门近日再次要求商业银行将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50%以上。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在进行拨备的问题上,银行业今年以来一直都在采取逆周期操作的方式,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部分国有银行业绩,但也为2009年下半年业绩持续改善以及2010年业绩的加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银行业不良贷款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双降”。数据显示,在2009年一季度时,不良贷款环比下降了186亿,不良率环比下降了0.38个百分点。而截至2009年二季度,不良贷款及不良率则分别为5181亿和1.77%,分别较2009年一季度下降了314亿和0.27个百分点。
但在不良贷款加速双降的同时,银行拨备却在不断提高,在3月末,境内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23.9%,比今年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6月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更是达到134.3%,比年初上升17.9个百分点,较一季度末上升10.4个百分点。
对于当前监管层再次提出将拨备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到150%以上,鲁政委认为,由于股份制银行早在去年四季度时已经基本将拨备覆盖率提高至150%以上,因此拨备的提高将对四大国有银行的业绩有所影响。但从长远看,将提高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也为2009年下半年业绩持续改善以及2010年业绩的加速增长奠定良好基础。
另外,在部分商业银行人士看来,在本轮的放贷中,资产质量问题还是较为乐观。交银国际控股研究部董事总经理杨青丽认为,影响不良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宏观经济的走向。而从目前的情况看,下半年国内经济在逐步走强,根据交银国际的预测,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9%,全年将达8.2%。
而交通银行内部也曾对本身的历史数据进行过分析,结果表明,在宏观下行时期投放的贷款大量出现不良通常需要经过2.7 年的时间,因此今明两年出现大量不良贷款的可能性较小。而对这轮信贷投放资产质量的恶化趋势,交行管理层也持乐观态度,判断理由有三:分别是政府干预减少;银行风控增强;中国经济基本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