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7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岳品瑜)地区间的民间借贷利率在此前一直存在加大差异。根据微金所日前发布的首个民间利率市场化报告显示,各地区间的市场利率差异也在逐渐缩小,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作为我国金融改革推行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民间借贷市场已卓有成效。
民间借贷利率数据一直处于较不透明的状态,为了及时、准确反映民间融资市场资金价格趋势和波动情况,微金所自2013年11月开始每月发布民间利率指数报告。该平台数据显示,2013年11月-2014年9月,全国16个省市民间利率的平均水平最高月份为2014年8月,达到27.47%;最低月份是2013年12月,为25.59%。分地区来看,2014年前三季度部分省市的平均利率水平为:江苏26.73%,四川25.78%,山东28.06%,北京25.45%,山西27.65%。
从各地区的利率指数来看,2013年底,山东省的市场利率指数处于一个较高水准,北京市的市场利率指数处于一个较低水准,其余各省市处于中间水平,地区间有一定差异。微金所报告显示,随着近一年来民间借贷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地区间的市场利率差异也在逐渐缩小,各地区间的市场利率曲线明显呈现前半段稀疏、后半段较为密集的分布态势。
从行业来看,无论从贷款金额还是贷款笔数来看,2014年前三季度中,用于批发和零售行业的贷款占比最高,其次为制造业,农林牧副渔、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交通运输及仓储合计约占比20%-30%左右。贷款行业占比按照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顺序依次递减。
微金所民间利率市场化报告的原始数据来源涵盖了江苏、四川、山东、北京等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个人经营性借款,贷款金额包括10万元、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四个等级。为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信贷市场利率水平,排除了传统银行机构的信贷市场利率。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