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周小川:让中国人花钱 说来容易做起难

来源:成都晚报    作者:杨斌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6日

  央行行长周小川出席“全球智库峰会”时称,在拉动内需难见效情况下的次优选择,是维持和扩大投资率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昨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全球智库峰会”时指出,全球经济的再平衡调整存在6种可能性,而最好的情况是美国储蓄率和中国居民消费双双上升。

  美国人该存钱 中国人要花钱

  周小川表示,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不平衡有一个明显不合理的特点,就是收入相对较低的国家储蓄率高,而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则过度消费。有人强调,中国储蓄率过高,美国家庭储蓄率过低,两国都应该进行改革。

  据称,全球经济通过调整,从不平衡再次走向平衡,可能存在6种情景:美国家庭储蓄和总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也上升;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不需要那么多中国出口产品,中国将更显产能过剩,进入低增长阶段;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中国居民消费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够,同时城镇化投资增加,过剩储蓄下降;美国家庭储蓄率上升,同时中国通过“走出去”投资,向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部分产能;美国总储蓄率提高并不顺利,而中国调整较为顺利,部分产能转移出去;大家的调整都不成功,国际经济不平衡格局还持续,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

  周小川表示,最好的结果就是出现第1种情景,也就是美国人存钱,中国人花钱,要避免出现第2和第6种情景,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第3、4、5种情景。他认为,我们应该看到难度,不能过于理想主义,较现实的混合型出路可能是:中国通过加大改革力度,扩大消费,城镇化取得重大进展;但考虑到中国储蓄率基数相当高,还可能会有部分剩余储蓄,希望能更多地流向发展中国家。

  消费难拉动 次优选择是扩大投资

  针对外界关于中国消费太低的言论,周小川在昨天的发言中强调,中国的家庭储蓄与GDP之比实际上相当稳定。1992年为20.3%,2007年为20%,期间最低时17%,但基本保持在20%左右;企业储蓄占比1992年为11.3%,2007年达到22.9%,涨了一倍。

  周小川同时表示,结构调整的最优选择是扩大消费,这将直接拉动内需并降低总储蓄率,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目前收入分配格局一时得不到显著变化的情况下,一个次优的选择是维持和扩大投资率。那么,总储蓄减去总投资的剩余量(储蓄剩余)就不会那么大,不致对国际上造成显著的影响。

分享:

来源:成都晚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