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探秘“博士之乡”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3日

    在安远县三百山脚下有一个凤山乡,这个人口只有1.2万的小乡镇,却被誉为“博士之乡”,自恢复高考以来,这里走出了1位博士后、9位博士、20余位硕士,大学生更是数不胜数。一个山区小县的小乡镇,为何能走出如此多高学历人才?11月9日,笔者走进凤山乡,探寻“博士乡”人才辈出的奥秘所在。

    祖训代代传: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女读书

    漫步山清水秀的安远县凤山乡,走村串户,多方打听,这样一个边远山村,为什么盛产“博士”?周边乡镇的村民谈起此事时,总是说凤山乡是“风水”好。但是,凤山乡的村民却对此并不认同:“什么风水好,我们就是有重视教育的好传统罢了!”

    据悉,凤山乡距县城11公里,交通便利,是一个山多田少的农业乡,勤劳质朴的群众依靠脐橙、蜜柚、生猪、劳务输出创收谋生。由于是城郊乡镇,凤山乡的村民与外界交流的机会也多,越是见多了世面,就越懂得知识的重要性。

    在凤山乡,学生们时常听到这样一些故事:凤山村村民赖玉梅自小丧父,一直跟着母亲生活,虽然赖玉梅是女孩,但在凤山乡,教育不分男女,男孩女孩都要上学是村民们的共识。单身的母亲为了供她上学,种田、挑果、挑猪粪,只要有赚钱的机会,脏活累活也不怕,懂事的赖玉梅利用休息时间串灯泡、做手工,还利用寒暑假打零工挣学费,一直攻读到了博士学位,现在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凤山村村民钟南海,是父亲50岁时才得的儿子,为了供孩子上学,他父亲每天上山砍柴卖钱挣学费,而灵巧的他则在上学之余去理发店帮工学习理发,学成以后,时常利用晚上、周末的时间替人理发赚钱,那时候,理一个头发才5分钱。

    凤山乡学子成才背后的辛苦努力,成了父母鼓励孩子鲜活的励志佳话。不管生活多困难,村民们总是把教育放在首位。“穷莫丢书,富莫丢猪”“砸锅卖铁也要送儿女去读书”也成了许多家庭代代相传的祖训。

    社会相互帮:崇文重教氛围浓

    如今的凤山乡,家里有人考上大学,走出门身板都挺得更直,村民们也不攀比谁家房子漂亮,谁家存款多,比的是谁家孩子成绩好,考的学校好。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有出息,村民之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谁家碰到什么困难,大家都会伸手帮一把,为了给孩子营造一个好环境,村干部时常到学校走动,了解师生需求,能满足的尽量满足。以前,学校条件艰苦课桌破烂,村干部会带着男丁砍木柴、做桌椅。

    此外,凤山乡重教之风还和乡里几位有识之士重视教育有莫大关系。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长赖忠平是地地道道的凤山人,自幼丧父的他靠两个哥哥种田供其上学,他在英国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选择回到祖国,回报家乡。为了鼓励家乡孩子读书,自2008年开始,他在家乡成立了包括凤山中学“伏龙”奖学金在内的两个奖学金,对家乡生活困难家庭子女上学进行资助,对成绩优异的学子进行奖励。

    凤山超市的老板赖孚先今年70多岁了,他坚持每年拿出5000元,资助生活困难学子。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男子,每年出资五六千元,为凤山乡大山小学的所有学子购买作业本、笔等学习用具。可以看出,凤山人对于教育的相互帮扶,已经超越了邻里情、村居情,而是来自社会各界人士对教育的亲情关怀,是一种崇文重教的良好氛围。

    在这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下,孩子们也好学成风。

    理念永不变:教育大业惠及千秋万代

    “路,修得再好始终都会烂,房子建得再漂亮年头久了也会倒,教育发展好了,受教育的是一代人,引导了两代人,影响着三代人。”凤山乡党委书记陈婓的观点,是一届届凤山乡党委、政府不变的理念。

    在凤山乡,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依然在学校。

    走进凤山石口小学,宽阔的操场、崭新的教学楼、绿化一新的校园步道,还有一幅幅古诗词墙绘,一股文化新风扑面而来。教室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莘莘学子都用上了崭新的课桌椅。

    为了给学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凤山乡党委、政府勒紧裤腰带,筹措资金65万元,对石口小学、东河小学按照“文化校园”的标准进行了改造,对学校教学楼、门坪、围墙进行改建,建设校园文化墙、校园步道及健身区等,通过短短1个半月的时间,工程改造就全面完成。

    往年,凤山乡5个村老年协会都会四处募捐善款,用于奖励高考成绩优异的学子和帮助贫困学生。今年,凤山乡创新成立了由党委、政府牵头的凤山乡教育基金会,吸纳了退休教师、工商界等各层面的人组建首届基金会,广纳民间资金用于教育扶持。

    教育基金会的成立,激发了广大凤山人民对教育的热情,一时间,凤山外出务工人员、县乡村干部、社会商业界人士等踊跃捐款,经过一段时间的募捐,基金会筹集教育基金总额近20万元。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薛玉娟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