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沪港通倒计时: 开启新篇勿忘风险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阅尽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12日

  令资本市场瞩目的沪港通转眼进入倒计时。昨晨,中国证监会毫无预兆地突然宣布,沪港通将于11月17日,也即下周一正式开始交易。A股市场笑脸相迎这一重大利好,除创业板略有回落外,沪、深和中小板指数收市时均飘红,沪指更以2.3%的最高涨幅报收。

  作为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创举,沪港通的意义显而易见。它让基本封闭运行了20多年的沪股市场,由此管道向世界开放(因港股投资者是全球性的),从而令A股开始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它为A股对接上庞大的国际资本蓄水池,可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国经济的资金饥渴症;它还将带来香港成熟市场规范的法制监管和投资理念,促进A股市场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它为中国资本“走出去”开辟了新路径,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至于港股,因其与内地股市互补性强,同样可吸引内地有理财需求的资金投资,进一步增强港股市场的活力,为香港股市场带来长期利好。同时,因为内地经济的体量巨大,沪港通将促进两地资本的互联互通,为确保香港金融市场的长期繁荣稳定多一道保障。金融市场是香港经济的重要基石,因此,沪港通也为稳定香港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后盾支撑。总之,正如论者所言,两地市场的协同发展,必将产生1+1大于2的功效。

  今年以来,沪港通的利好不仅是A股市场的导火索,还成为搅活A股行情的兴奋剂。虽然初期沪股通的资金额度为3000亿元人民币,但其后续发展的想象空间巨大。按照港交所总裁李小加的说法,将来可能有七八万亿美元流入A股市场。无论如何,沪港通的“钱”景广阔,有分析人士更由此预测,A股将迎来一轮跨越N年的大牛市。

  沪港通步入读秒时间,A股市场呈现出近年少有的乐观气氛,这亦属正常。但是,股市的生存之道永远在于须臾不可懈怠的风险意识。当各方人士众口一词谈论着利好,憧憬着大牛市时,对新市场环境下的风险,我们也需慎重。譬如,A股向来有“利好出尽是利空”的传统,当前股指已有相当涨幅,当利好兑现,获利资金会否趁机出逃?大势会否借机调整?这些不得不防。

  尤需强调的是,沪港两市毕竟是法律制度、监管体系及游戏规则不同的市场,对参与的投资各方而言,初期的观念及操作上的碰撞磨合更是不可避免。投机心强的人往往只看到港股的不设涨跌幅限制等,以为有利于捞快钱,殊不知高收益的背后必定蕴藏着高风险,一旦翻船便可能血本无归。而且,投资于港股的机构大户中,资本大鳄诸多,其娴熟老道的经验及丰富多样的获利手段,都令其占据市场对决的优势地位,这对内地“初出茅庐”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更要倍加提防。

 

  总之,沪港通为内地与海外投资者搭起了一座互利互通的桥梁,但桥梁两端港股的水很深,沪股的水也不浅。相对而言,A股市场总体风格是投机大于投资,随着国际资本的涌入势必将扭转这种市场格局,投资者显然需及时转变投资理念,否则,死守着老经验,很可能大利好也变成损兵折将的利空。大牛市里许多参与者却依然亏损累累,道理就在于此。

分享: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