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龚明华:小微金融服务面临哪些转型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1月03日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时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加快推进。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对银行业传统经营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银行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日益突出,同时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也逐渐凸显,而加强小微金融服务无疑是银行业转型升级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笔者认为,当前小微金融服务面临四项转型升级。

  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实现这一转型有两种路径:一是立足社区,依托社会关系网络获取客户。二是建立量化模型,以综合数据分析批量放贷。大中型银行具有技术领先、员工素质高的优势,建立量化模型,进行批量放贷是其未来小微金融服务更为适合的发展方向。

  服务技术转型升级。这是提升小微金融服务层级的关键。一是实现利率风险定价技术的突破。关键在于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综合评估银行发放贷款的风险水平、资金成本及企业资信、承受力、成长性等多项参数,实行贷款利率的差异化,真正做到利率水平合理反映成本与风险。二是为小微企业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一方面,通过创新产品及服务,在单纯的存贷款业务之外,为小微企业提供各类配套服务,提高小微金融服务的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处理等信息技术为小微金融服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服务理念转型升级。这是实现小微金融服务转型升级的前提。银行业应切实转变片面追求利润的经营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拓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广度与深度。一是强化普惠金融服务理念,不断拓展小微金融服务的广度;二是强化长远战略发展意识,树立与小微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

  企业文化转型升级。银行业应建立起专门的小微金融服务团队,加强团队凝聚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形成具有特色的小微金融服务文化。一方面,要转变以往以结果认定贷款风险责任,以处罚业务人员管控信贷风险的经营文化,转而以贷款过程中是否尽职认定责任;另一方面,要从考核上引导、强化小微金融服务,在完善小微金融服务独立核算制度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相应的独立考核机制,在不良贷款容忍、绩效要求等方面给予倾斜。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中国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副局长 龚明华)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