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卢薇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3日
新监管实施以来,我省有21家公司获批设立,10余家公司增资扩股。
在成都市房产交易中心附近的西御河沿街上,常年生存着几十家担保公司。每天一大早,他们便会挂出“融资、担保”字样的招牌,在这里招揽顾客。从今以后,他们将面临继续前进,或者转型的选择——
去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规定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准入、退出、日常监管和风险处置等机制。今年3月,银监会、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又联合下发《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结束了以往融资性担保公司缺乏监管的 “野外生存”状态。
近日,省政府金融办一位负责人透露,加强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关实施细则在广泛征求意见后,将于近期报审,年内出台。新的监管要求实施以来,已有2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获批设立,另有10余家公司增资扩股。
把脉问诊
融资性担保机构素质参差不齐
融资性担保业务是指融资性担保机构向工商企业和自然人在银行业机构融资提供第三方保证的担保业务。我省近年来着力建设企业信用贷款担保体系,融资性担保业务得到了较快发展。
据2009年5月调查,全省登记注册各类担保机构及经营范围含“担保”、“担保服务”的公司2700余家,其中,融资性担保机构1046家,而与银行业机构开展合作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仅244家,实收资本金149.39亿元,担保贷款余额399.71亿元。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及个体私营业主融资难问题,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担保行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数量多、规模小、经营范围杂。”一位担保行业资深人士透露,由于融资性担保机构准入无前置性审批,造成其在数量上盲目发展。
据悉,以往担保机构的设立只要符合《公司法》,就可到当地工商登记部门直接注册登记,导致出现了“一多三少”的怪象,即担保机构多、注册资金少、开展融资性担保业务的少、担保总额少。而且,融资性担保机构信用放大作用有限,244家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担保贷款放大倍数平均仅为2.68倍。“以前这个行业很乱。”上述资深人士坦陈,很多融资性担保机构以直接向企业融资为主业;有的通过担保机构乱集资;有的无限制放大担保倍数;有的甚至勾结地方黑恶势力,变成了放高利贷的“合法”公司。
如川北某县一公司以担保公司的名义向社会乱集资,又如某投资担保咨询有限公司以50万元的资本金在一家银行担保贷款额竟达1.3243亿元,放大倍数达到264.86倍,给银行机构和社会安定都带来不小的风险。
此外,担保专业人才严重缺乏。由于缺乏担保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很多从业人员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门的担保知识教育,造成担保机构运作不够规范。
对症下药
省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融资性担保具有信用放大功能,如果监管不到位,会带来较大的风险,因此对融资性担保公司必须实行更加严格的准入和监管,构筑一道安全的‘防火墙’。”
准入制度为融资性担保公司设立了基本的“门槛”。今后,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必须经省政府授权的部门前置审批。
在市(州)内经营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在省内经营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1亿元,其中互助会员制融资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不得低于人民币500万元。
从业人员也需具备相关资质,机构法人代表须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熟悉《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财务主管须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职称。
该负责人还介绍说,监管方面,总原则是“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实行属地化监管,由各地对当地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日常监管。
此外,金融机构和融资性担保机构应根据双方的风险控制能力,合理地确定风险分担比例和担保放大倍数;建立担保机构资本金托管制度,担保机构的资本金必须由银行机构进行全额托管;建立担保机构担保责任准备金制度;鼓励政府出资的融资性担保机构从事农业、就业、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等地方政府指定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和再担保业务。
政策起效
健康的行业才能有更大发展空间
据悉,清理整顿工作原计划在今年6月30日前完成,但考虑到涉及的公司太多,一些实施细则也还在调整制定当中,主管部门便将期限延长到了今年年底。
届时,凡是因未达标而拿不到经营许可证的,将不能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就连名称中也不能出现“融资性担保”字样。这也意味着,一批有着“担保”字样的小公司将从融资性担保业退出。
四川某民营担保机构负责人透露,他的公司资金规模较小,要想继续获准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不仅需要补充公司的资本金,以后私下运作资金的难度也明显加大。思来想去,他决定转型改做中介公司,“借助既有的渠道,我可以给银行介绍客户,赚取手续费。”“框框从天而降,必然会打破一些行业交易‘潜规则’,‘阵痛’在所难免。”上述省政府金融办负责人认为,这次清理并不代表大量公司会退出这个市场,“达不到标准的,只是不能从事融资性担保业务,但还可以做其他的非融资性担保业务。”
有人退出,有人进入。目前,省政府金融办收到的申报材料已近百份,获得审核通过的公司,最终将获统一印制的经营许可证。
某国有银行四川省分行个人金融业务部负责人称,新规出台之后,与他们合作的担保公司这几个月就一直在积极办理相关手续,“包括主动增加资本金、与银行签署资本金托管协议等。”
据银行机构调查,今年1—5月,我省担保贷款发生额累计达535.1亿元,融资性担保行业实力正不断增强。
“一个健康的行业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成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龚民认为,这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将使融资性行业变得更加规范。
为融资性担保公司构筑“防火墙”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