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 作者:张弘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9日
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2009年天量信贷投放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危机、恢复增长的“头号功臣”。尽管“适度宽松”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明年政策的主调,但天量信贷增长不可持续也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
12月份信贷规模不会冲高
12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11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今年1至11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9.21万亿元。国泰君安银行分析师伍永刚表示,考虑到今年前11月份信贷规模增长过快,监管层前期还发布公告提醒银行做好年关放贷工作,市场还存在通胀预期的压力都预示着12月份的信贷规模不会冲高。
当然,伍永刚指出,从实际需求方面来说,个贷在年底前享受二套房优惠的刺激下需求仍然旺盛,因此,信贷结构方面,个贷将占12月份信贷新增规模的主角。综合上述来考虑,12月份的新增贷款将趋于平稳,具体规模在3000亿左右。
国信证券分析师林松立也表示了认同,12月份的信贷规模大概在2500-3000亿左右,如果乐观的话,很可能突破3000亿。接近年关,银行方面全年的投放任务已经完成,但是由于个贷需求的依旧旺盛,个贷在12月份很可能超过2000亿。另外一方面,如果票据融资到期负增长不多的话,那么规模很可能会超过3000亿。
明年1月信贷或突破1万亿
对于明年1月份的信贷规模,专家们的答案是非常乐观的,他们一致的认为,明年1月信贷规模很有可能突破1万亿。
伍永刚表示,国家的表态不会对1月份的新增规模造成什么影响。按照明年全年7万亿的信贷投放来计算,银行的投放规律按4个季度40%,30%,20%,10%的占比来算,明年1季度的新增规模大概在3万亿左右,那么平均可得每个月1万亿的新增规模。同时,银行一般都在前一年的年底就储存一定的项目,到明年1月份全部放出的习惯来看,明年1月份1万亿的投放规模完全有可能。
林松立也表示,银行在年底会储存项目为明年1季度重规模做准备。而明年1季度有其的特殊性,关键在于央行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一种“博弈”的关系,考虑到央行后期可能收缩银根因素的存在,银行会迫不及待的放贷。而为了和经济总量和投资相适应,明年1季度36000亿的信贷规模,平均每月12000亿完全有可能。
2010年或新增贷款7.6万亿
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为巩固经济的企稳,明年的信贷规模不可能有大幅的下降。11月底,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曾表示:2010年信贷预计在6万亿~7万亿元。
国泰君安分析师在2010年宏观经济展望的策略报告中称,“预计2010年新增贷款额为7.6万亿元左右。这一规模对应的新增贷款大约可以推动25%~28%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西南证券银行业分析师付立春则认为,2010年的货币供应仍相对充裕,且流动性更为均衡。他表示,货币供应充裕为中国经济恢复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对银行贷款规模的扩大、不良贷款的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银行经营环境趋于乐观,银行2010年的经济与货币环境相对2009年会有所改观。付预计,2010年新增贷款规模将达到7.6万亿元,上半年5.32万亿元,月平均约0.89万亿元;下半年约2.28万亿元,月平均约0.38万亿元。
信贷压力过大增长不可持续
对明年的信贷投放走势,有银行业分析师表示,“应该还是实行宽松政策,不敢先于其他国家收紧”。但也有分析师认为,明年的政策为“有保有压,但主要是压”,而管理层对2010年信贷规模的预计,似乎印证了这一点。
尽管“适度宽松”被不少市场人士认为是明年政策的主调,但天量信贷增长不可持续也成为市场人士的共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2009年天量信贷投放成为推动中国经济走出危机、恢复增长的“头号功臣”。而这种史无前例的高速信贷投放也导致了通胀预期、资产泡沫、资产质量等风险。
联合证券分析师认为,天量信贷增长不可持续。未来信贷增长面临两大压力:一是资本金和利息支出压力。如果继续拉动信贷增长,银行体系面临作为供给者的资本金压力与实体经济部门作为需求者的利息支出压力;二是资产价格压力。从负债率角度看,地方政府要继续推动投资,必须提高土地等资产的价格才能形成自有资金,并撬动信贷增长。但这会使抵押品价值处于高风险状态。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