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新闻网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8日
在金融风暴仍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情况下,在同行仍然未走出业务收缩的状态下,今年,高新投的年度担保额、主营担保业务收入均较去年大幅增长,在金融危机中逆市创出历史新高,在业内独领风骚。高新投的成功已经成为业内范本。高新投这份亮丽的成绩单也为其十五岁生日献上了最佳贺礼。
15年成长稳居国内同业前列
1994年12月29日,为了解决高新技术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公司注册成立。由原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市科技局等四家政府机构发起设立了深圳市高新技术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高新投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专门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贷款担保、股权投资和咨询评估的专业性服务公司之一,肩负着时代赋予的特殊使命。高新投没有辜负时代的重托。潜心钻研业务,精心服务企业,稳扎稳打,经过十五年的拼搏,共为5000余家企业的9540多个项目提供过担保服务,累计提供担保总额超过439亿元人民币。在高新投扶持下,踏入国内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的企业超过40家。而高新投的创新能力更是在业内独树一帜。高新投十五年来从未间断过业务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率先在全国推出的担保换期权、担保投资以及应收账款质押、短期融资券、个人信用贷款担保等十多项业务品种,为同行趟出了条条新路。
十五年,高新投扶持的一批中小企业已成长为多个行业的龙头;十五年,高新投自身也从一棵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无论企业综合实力还是盈利能力,高新投均稳居国内同业前列;若删除其它机构的再担保因素,仅就年度直接担保的规模看,高新投则名列全国行业的第二名。
革新赢利模式持续健康发展
高新投作为国内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先行者,注定了要发展前进就必须不断开拓探索。通过十五年的实践摸索,高新投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功的运作经验。
高新投从事担保业务十五年,经历了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化的过程。成立之初,高新投以发挥政府产业导向职能、引导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为己任,大力担保贷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扶持发展了大批深圳市乃至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但将单一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服务对象,又面临着承担超高风险、获得很低收益的困境。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冲击下,公司曾经一度面临一个担保赔付的高峰期,经营受到较大影响。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起,高新投率先尝试担保与投资相结合的探索,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从2004年起,高新投再次调整业务模式,由只面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向高新技术、传统产业并重,并引入新型低风险的非融资担保品种,整合了业务品种结构,在降低了整体业务的系统风险的同时,也为高新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经过不断的调整优化,高新投已经形成了“以担保收入为主,创业投资收益为辅,资金运作收益补充”的特色鲜明、科学合理的赢利模式,逐渐步入可持续发展轨道。高新投前十年累计实现担保额为100亿元,但2009年一年间高新投就已实现担保额136亿元。
担保行业,本身也是高风险行业。高新投在风险管理上大力推行“挑战风险,在控制风险中迎商机”的风险文化理念。通过严格的项目初审和三级评审制度预防风险;采用总量控制的科学决策程序减少风险;通过有效落实保证措施分散风险;通过加强后期管理化解风险;通过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补偿风险。经过实践检验,这套十分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从特区不胫而走。每年从各地前来高新投取“经”的同行络绎不绝。
高新投十五年的发展,也获得深圳市政府的高度认可,经过深圳市财政、市国资委的几次增资扩股,目前,公司注册资本为9.48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达27亿元人民币。资本市场上的“高新投系”
15年帮扶40多家企业境内外上市
高新投成立十五年,共帮扶一大批企业登陆国内外资本市场。高新投品牌也伴随着这批上市公司声名远扬。
据记者了解,比亚迪、金蝶软件、大族激光、飞通光电子、同洲电子、航盛电子、科陆电子、好易通、比克电池等一批名声显赫的企业,都曾得到过高新投的“助跑”,据统计已有超过40家企业登陆国内外资本市场,其中国内中小板占46%,境外证券市场占43%,深圳创业板占11%。业内人士把这批成长过程中烙着高新投帮扶印迹的企业,称为“高新投系”。“高新投系”企业已成为深圳资本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新投的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新投”也成为深圳知名品牌。
盘点高新投业绩 2007年12月,在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对国内主要担保机构的信用等级评定中高新投荣获AAA级资信等级资质,这是对担保所机构的最高资信等级评定。2008年12月高新投再次被担保机构资信评级中评为广东省内唯一一家AAA最高资信等级。2008年10月,高新投又被评为资本市场AA-资信等级,这一信用等级在当时全国担保机构中仅有两家,目前也仅为三家。至此,高新投成为了国内唯一一家连续获得担保业最高信用等级,并同时获得资本市场独立发债担保资质的信用担保机构,表明了高新投的不俗实力。这种复合型信用资质已被广东省企业联合会评为“2009广东企业创新纪录”奖。高新投名列2009中国担保五强
高新投连续获评担保机构AAA
资信等级及资本市场AA-资质
高新投十五年,硕果累累。高新投曾先后荣获:深圳知名品牌,2008年度深圳十佳投资机构,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全国信用担保机构AAA级资信等级(最高等级)、资本市场AA-信用等级,2009年度最佳增值服务创投机构(证券时报社主办、深圳证券交易所支持),2009年“中国担保500亿上榜机构”,2009年度创投最佳退出案例(证券时报社主办、深圳证券交易所支持)。高新投两项工作荣获由广东省企业联合会、广东省企业家协会评定的“2009广东企业创新纪录”奖。入围2009中国担保公司100强名单,名列前五名。高新投还是中国担保联盟主要发起单位之一。
高新投近年业绩呈跨越式增长
近年来,高新投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如果将高新投15年收入、利润增长画一张曲线,你会发现近年的曲线很陡,跨越式增长特征十分明显。公司年度担保额从2004年的15亿增长到2009年的136亿,比五年前增长了800%。人均利润则由五年前的57万元/人,增长到目前的192万元/人,相比增长了240%。尤其是2009年,高新投累计担保额超过439亿,年度担保额达136亿元。
高新投触角遍布30个省市区
近年,高新投不断实施“走出深圳,辐射全国”战略,效果十分显著。高新投通过以点带面策略,积极拓展内地市场,市场区域化程度迅速扩大,业务范围现已迅速辐射到全国华南、西南、东北、华中、华北、西北地区的30个省市区,并且与国内著名担保机构如北京的中投保以及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吉林等省级担保机构开展了业务合作。
2009年,高新投在深圳市外的担保市场规模已超过48亿元。尤其是去年以来成立的广州分公司、成都分公司超预期发展,经营形势喜人,已成为公司商业担保业务新的生力军,及公司业务收入的新的增长点。
广州分公司今年完成担保业务收入超2000万元,比去年环比增长633 %。
成都分公司在经过三年多的探索与磨合之后,今年三月进入实际运行,在不到9个月的时间里,实现担保业务收入超过1500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300%。十五年的历程、十五年的艰辛、十五年的收获
相关人员深情评说高新投
公司领导说:
艰辛换来收获。今年,我们一位年近50岁的老员工,赴西南连续考察项目,五天之中驾车行驶了4000多公里。为工作如此不辞辛劳的员工在高新投还有很多。高新投15年的成绩是每一位员工辛勤汗水凝聚而成。感谢为高新投事业默默奉献的每一位员工!
中层管理人员说:
我们自2002年起就开始全员竞聘上岗、职位能上能下,多年坚持下来,比、学、赶、拼已经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企业文化。高新投就是这样的大家庭,我们在这儿快乐地工作、充实地生活。
企业员工说:
我2003年大学毕业进入高新投,初入社会就在高新投“一帮一”的文化氛围中受益,一开始就有部门的一名老员工与我结成对子,从项目挑选技巧、现场调查,到项目资源介绍,点点滴滴帮助我,今天我已经成为高新投的业务标兵。我的成绩单中有帮扶过我的老员工们的无私奉献!谢谢他们!
服务客户说:
给我们企业服务的项目经理是位女员工,当时她已经住进医院临产了,接到我们的紧急电话,她照样处理。我们很感激,也很过意不去。高新投员工的敬业实在没得说。
合作银行说:
十五年来,高新投公司已经打造了一支卓越的经营管理团队、优秀的员工队伍、知名的担保品牌。高新投人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为把高新投不断做大做强而不懈奋斗着。(胡佩霞通讯员张铭彦 金鑫 黄愉珊)
调整策略应对金融危机
勇当企业过冬“破冰船”
人常说危难之中显身手。在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中,高新投作为国内信用担保机构的领军企业没有退缩,管理层审时度势,提前部署,一方面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业务操作实时指导,严控内部风险;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和配合政府应对危机,利用管理强、经验丰富、实力大和信用优良等优势,更大力度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在危机时刻发挥领军企业的作用。高新投推出了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大贷款担保金额、延长贷款担保期限等措施,这些措施就好比“破冰船”,切实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隆冬。特别是对于那些有发展前景而碰到暂时困难的龙头企业、符合政策导向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高新投更加全力支持。比如凡符合国家产业导向、推行节能环保、发展循环经济等类型的企业,高新投通过放宽担保条件、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提供长期融资服务等方式,大力支持此类企业过冬;对于前景好、自身优势明显的企业,高新投为其提供以上市为目标的企业发展及融资方案,扶持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高新投应对危机的策略获得社会、企业效益双赢。截至2009年12月底公司的期末担保在保余额和主营担保业务收入均创下公司成立以来的历史新高,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8%和40%。首创担保换期权、短期融资券担保、集合债券担保等多项业务
高新投:最擅长“吃螃蟹”的专业担保机构
高新投的创新一直领先国内同行,毫无疑问是业内最擅长“吃螃蟹”的企业。创造了国内担保业多项第一。在高新投率先“吃螃蟹”的引领下,这些创新项目已经成为国内同行普遍运用的常规武器。
创新扶持出一群明星企业
1999年4月,高新投与深圳大族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大族激光科技公司,高新投出资438万元,占大族激光51%的股权。2001年4月,高新投与大族实业签署了股权转让的协议。高新投以2470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大族激光46%的股权成功转让给大族激光公司总经理高云峰控股的大族实业,高新投获得了6倍于投资的回报。而2004年6月25日大族激光作为中小板的首家上市企业鸣金开市,资本市场上又令高新投所持股权获得了几十倍的收益。
2000年5月,一家专门从事磁共振医疗设备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公司――迈迪特仪器有限公司,就1500万元银行贷款向高新投提出担保申请。由于迈迪特公司无法提供有效的反担保措施,高新投大胆提出“担保换期权”以收益覆盖风险的新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迈迪特同意出让2%的股权,出让价格为2000年末的净资产值、高新投行权期五年,以此为对冲担保风险的条件,高新投为其担保1500万银行贷款。2002年年初,世界上最大的磁共振医疗设备生产商德国西门子看上了蒸蒸日上的迈迪特,决定出资3500万美元收购迈迪特75%股权。高新投同意迈迪特公司对2%期权以不低于200万元回购。高新投再次通过创新扶持了企业,同时自身也获得高额回报。
这两个广为人们称道的案例,仅是高新投通过业务创新扶持成功的一批企业的缩影。
作为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担保机构之一,在实践中高新投创立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业务模式,极有针对性地解决科技型企业启动期资金短缺、发展期融资困难等共性难题。他们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设计不同的担保品种。如在融资担保项下创新推出融资租赁、应收账款保理、仓单质押、中小企业集合债、短期融资券等新业务模式。对于成长性好的特殊企业,则尝试将投资与担保相结合。如创立了“担保分红”、“担保换期权”等投融资结合模式,以信用作为资本进行投资,与中小企业共享成长收益,实现了风险分散与长期收益的平衡,也最大限度地扶持了中小企业。率先开发多种担保新品种
高新投的创新精神还表现在不满足现状,不断拓展新领域。2005年,高新投成立了研究发展中心,率先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研究,研究范围覆盖担保、创业投资、银行、证券、基金、期货、信托等广义的金融领域。高新投分别与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合作进行业务创新,先后开发出单一或集合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资金类信托计划等直接融资类金融产品担保,资产证券化担保,以及保本基金、保本定向或集合资产管理等保本理财产品的担保。
2007年,在高新投等机构的倡导下,深圳率先在国内推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在本期债券的制度安排中,高新投创造性地设计出风险止损方案,解决了债券担保项下,发行人在债券到期前出现风险事项,担保人无法及时行使追索权利的制度障碍。
2008年10月,在人民银行放开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后不久,高新投再次在国内首家担保的中兴集成第一期短期融资券顺利发行。这些创新业务的开展,使高新投形成了最完整的担保业务链,也充分展示出高新投领先全国同行的创新实力。高新投成为业内有名的最擅长“吃螃蟹”的企业。
工程责任担保业务跃居全国龙头
据记者了解,除了融资担保,高新投还率先尝试开展非融资担保业务,创新开发了工程建筑领域的责任担保商业模式,以及诉讼领域的财产保全担保业务等。这些创新涉及到施工、物流等行业,不仅解决了这些行业中广大中小企业的保函申请难、开具成本高的困难,急其所急、服务其所需;而且这个创新也改变了高新投担保业务品种单一、业务系统性风险集中的状况,实现了担保品种多样化发展。高新投的工程责任担保业务开展至今,业务规模一直稳居于全国同行业的龙头地位,通过一整套完备的风险控制管理,将此类业务的风险控制为零,为高新投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非融资类担保业务创立以来的短短五年间,其业务触角现已遍布全国30个省、市,目前该项业务收入已由初期的不足100万增长到目前的突破8500万元人民币,五年间增长85倍,其2009年的年末再保余额也已跨越百亿。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