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金融网综合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3日
去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山西省一大批中小企业相继陷入了发展困境,经济效益大幅下滑,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为积极应对危机,着力解决太原中小企业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全市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太原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部署,努力营造中小企业良好发展氛围,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牵头,成立了太原民生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山西省首家以政、银、企三方出资合作的创新型的担保公司。
据了解,中小企业是山西省经济的柱石。前,山西省中小企业有近9万家之多,占到全省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全省地方生产总值的50%、财政收入的40%、全社会就业的40%、城乡新增就业的80%以上均由中小企业创造和提供。中小企业在山西省经济社会中发挥着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和就业的“蓄水池”作用。然而,中小企业由于财务不规范、信息不透明、抵押不足等自身原因,长期以来,融资瓶颈成为其发展的“绊脚石”。
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成长期,普遍存在着基础弱、规模小、可供抵押的资产少、抗风险能力弱及信用等级偏低等原因,银行不敢轻易放贷。同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限,财务制度不规范,银行要求的抵押担保方式与中小企业可提供抵押物缺乏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企业获得贷款的抵押物都是房产和地产;而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房地产抵押,所以,导致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其在借款时,不仅与优惠利率无缘,而且还要支付比国有大中型企业借款多几倍的浮动利息。
同时,中小企业贷款金额相对较小,业务量大,贷款成本高,回报低,致使银行对此不加以重视,甚至不愿介入。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平均贷款数量仅仅是大企业的0.5%,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而大部分银行缺乏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机制和金融产品,加之贷款手续繁杂,影响了企业贷款速度。
据调查统计显示,中小企业因缺乏有效担保而拒贷的比例高达23.8%,因无法落实抵押而发生的拒贷比例高达33.3%,二者合计占到拒贷比例高达57.1%。中小企业本身及多方因素造成了贷款成功率不足50%,担保问题已成为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首要原因。
目前,太原市有中小企业13万户,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此,早在年初,太原市政府就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签订了“支持中小商户(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作为履行协议的具体项目,由市政府和民生银行牵头,联合各行业优秀中小企业成立了太原民生投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新成立的民生投资担保公司是太原市政府与民生银行太原分行长期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探索,它的成立定会对全市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