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张玮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02日
财政部紧急下发的文件让市场把目光聚焦信托界。近日,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要求坚决制止正在发生的地方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严禁出现新的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这是否意味着“政信合作”的业务模式被叫停?
信托公司:影响不大
财政部文件指出,严禁地方政府违反或规避相关法律的规定,为平台公司向社会公众集资等直接或变相提供财政担保,立即停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
“政府财政不能对企业做任何担保,这是既定的事实,文件只是再度重申强调一下,政信合作业务模式并不会像市场上流传的那样被取消。”某信托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信托公司的影响并不大。文件的最大用意在于制止非法集资,而不是一刀切地叫停政信合作的业务模式。
他指出,近期以来,监管部门对地方政府融资类产品的监管更加细致和严格,类似于这样的文件不是第一次,重点是规范地方政府及其平台公司的举债和担保承诺行为,对合法合规的信托业务往来并不造成影响。
今年5月,银监会发布《关于信托公司信政合作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称部分信政合作业务存在着项目管理不够严谨,担保、抵押等行为不够规范。监管层要求信托公司提高风险意识,对政信项目持谨慎态度,审慎投资,防范政信合作信托项目的合规性风险。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赵杨告诉记者,财政部文件再度强调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的行为,具体到政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操作上,对信托公司可能会有影响,但影响并不大。
“信托公司通过产品的曲线设计,发行不是政府担保的理财产品也具备可行性。”赵杨指出,该文件或与国家政策的微调相配合,从保增长微调到有保有压,在融资风险方面予以提示。
关注政府融资风险
据悉,为缓解地方政府普遍面临的投资项目资金缺口压力,央行和银监会曾共同发布文件表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配套资金融资渠道。
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成就了地方政府的融资盛宴,政信合作一度成为信托公司最火的项目。据一位资深信托人士介绍,作为吸纳民间资金的方式之一,信托业在四万亿元投资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地方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
赵杨指出,4万亿刺激计划公布以后,一些地方项目从银行渠道获取贷款有较大难度,信托公司纷纷打出市政基础设施产品牌,政信产品市场一度很是红火。
上述信托公司高管向记者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方面的确会出现不少的问题,比如在政信合作项目中,地方政府用应收账款做质押登记,用土地出让金设信托,由于项目还款寄希望于未来产生的现金流,隐含大量信用风险。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受到监管层关注。在今年7月召开的第三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会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特别提到银行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合作的风险,各地银监局也开始对地方政府融资情况进行大范围调研。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