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社会新闻 >> 正文内容

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连理树下和谐情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10日

    进村的路旁古树成群。

    村里两棵樟树相依而长。

    “要走败水口,要穷败后龙”。这,在当地是一条不成文的戒律。正是守着这样的祖训,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一直绿树婆娑、碧波荡漾。近日,探寻古树悠悠、青山环抱的古村落,记者见到了迷人的生态景观。

    在村口,从宁都县流下的梅江河浩浩荡荡,水里鱼虾逐浪,岸边香樟溢华、榕树逶迤,远看古木虬枝、枝繁叶茂,真是一派旖旎风光。

    寒信村有1000多年的历史,村里以古榕树居多,大大小小的古榕树共有29棵,树龄都在200年以上。历经岁月的风霜雨雪,这些古榕树依然根如蟠龙、枝干如虬,郁郁苍翠,成为该村标志性景致。在村头古榕树下有一座特殊的社公庙,庙依树而建,庙高两米左右,瓦面是十三行半,寒信人称其“回龙寺”。在离“回龙寺”不远的两棵绿荫参天的古榕树下,有一个十三级半的码头。

    在寒信村,这种人与树和谐相处的情景处处皆是。正对以前村小学的校门口,便有一棵大榕树,“端坐”路中央,村民在根部四周用水泥砌成了一个台子,行人可坐可躺,清爽怡人。

    在逶迤的榕树丛中有两颗樟树夹在其中,两树相距约50公分,裸露而发达的根系彼此缠绕,难分彼此,两棵树树干直上,枝叶互相深入其间,“深情拥抱”,让人生出“连理树上结连理”的感慨。“人与树,如唇与齿,是生命共同体。”该村家族理事会会长肖东洋介绍:“‘连理树’相互依存又独立生长,象征着村民与古树的和谐相处。”

    翻开村里的族谱,记者看到其中记载:水口林和后龙山的树木禁止砍伐,如有违反,全村告示,并处重罚。家规传承至今,后人依然遵守。“从小祖辈就告诫我们不能砍伐山林,树木越发达,家族越兴旺。”寒信村永盛组82岁的老人肖香松说。就这样,祖祖辈辈寒信人,严守祖训,对树木爱护有加。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寒信村人致力于秀美村庄的建设,大力植树造绿、护绿爱绿,生态环境越发秀美动人,被评为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寒信村村民保护了古树,而古树正日夜见证着寒信村变得更加秀丽和富足。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崟 记者彭雪英 记者李传材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