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2日
年初以来,中小企业私募债频频爆发违约风险。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年初以来爆出利息违约及本金违约风险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券已有5只。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个数字仍将继续增长,背后重要原因与担保公司不作为有关。
一名专门进行私募债交易的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还会有更多的违约出现,尤其是那些担保公司在债券出现违约风险时并不履行代偿责任,这是私募债频现违约的重要原因。”
私募债违约现第五单
今年年初以来,原本因为成为债市“鸡肋”而被忽略的私募债却屡屡因为“违约风险”成为市场焦点。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私募债券种已经实质违约的一共五只债券,分别是3、4月份爆发违约风险的“13中森债”、“12华特斯”,7月24日正式违约的“12金泰债”,7月29日违约的“12津联债”以及8月25日爆出利息违约的“13华珠债”。
一名华东地区私募债交易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私募债券市场会陆续爆出更多的违约事件,私募债市场本身的风险就比公募市场大,加之一些担保公司在债券暴露风险之后拒绝承担代偿义务导致私募债券本金和利息违约几率进一步增加。
“加之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小企业运营压力和融资成本都居高不下,私募债违约几率比经济扩张时期自然要高,这也符合市场规律。”一名固定收益分析人士称。
据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自2012年5月中小企业私募债诞生至今,目前仍在存续期内的私募债总计396只,代偿本金总额569.35亿元,其中2014年年内到期的有14只,2015年到期的有24只。
“2014至2015年是偿付小高峰,而且经济下行压力比较明显,可能会是违约相对集中的时期。评估这些债券的风险,首先是企业的资质,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看担保公司,目前担保公司担而不保的现象加剧了违约风险。”一名固定收益分析人士称。
上述华东地区私募债交易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投资者可以主要关注由中海信达担保的私募债券,违约风险比较大,“或者说都有违约风险。”“中海信达”全称“中海信达担保有限公司”,目前由于失信已被列入国家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担保公司不作为
“虽然私募债券实质性违约已经出现了好几例,每次最终都是公司自行筹措进行偿付,担保公司根本都没有履行代偿责任。”上述私募交易人士将有些担保公司只收保费不履行代偿责任的行为称为“流氓担保”。
上述人士透露,14中森债虽然违约但最后发行人自己想办法进行了偿付,作为具有“不可撤销连带责任担保”的中海信达虽然给投资者致以承诺函表示“承担代偿责任”,但最终却并没履行。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