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公司 >> 正文内容

从源头监管“小贷”公司洗钱风险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3日

  近日,人行湖南省湘潭市中支对辖内小额贷款公司有关制度建设、业务流程、资金来源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小贷公司在数量和规模上迅速扩张,但法律属性模糊、制度建设缺失、资金审核不严、资金双线操作等问题日益凸显,其洗钱风险也逐渐暴露,亟待从源头上加强联动监管。

  目前,小贷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履行反洗钱责任缺乏外部约束。目前小贷公司相关管理制度主要是2008年银监会和人民银行联合下文颁布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主要对小额贷款公司的性质、设立、资金来源和运用、监督管理以及终止等方面进行规范,但对小贷公司是否必须履行反洗钱义务以及如何履行反洗钱职责完全没有提及。

  资金来源合法性审核沦为虚设。小贷公司成立时,主要由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资金进行审核并出具证明,但会计师事务所主要核实股东的出资是否到位,对于资金来源的性质不予关注。湘潭市中支调查发现,全市获批成立的14家小贷公司中,有93%的小贷公司提供的公司股东以及高管成员简历等资料无法找到其投资额与本身财务状况相匹配的背景条件。

  资金运用合规性审核无法落实。根据《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的单一股东持有的股份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10%,应建立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法人治理框架。湘潭市14家小贷公司中,有86%的小贷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30%;有46%的小贷公司的少数大股东拥有超越股权比例的控制权,并通过近亲属入股、控股公司入股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控股能力,导致非控制性股东无法约束控制性股东行为。在控制性股东“一言堂”的业务运行背景下,贷款客户评价程序难以落实,假贷款或过桥贷款等业务可能成为非法资金先贷后还的载体。

  双线资金操作导致大量可疑交易。2013年至2014年上半年,湘潭市银行机构提交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中,有65%涉及到小贷公司,从侧面反映出小贷公司给民间非法资金提供了新的流转渠道。湘潭市中支走访发现,小贷公司从事民间集资和高利贷的资金流转,采取双线资金操作:线上操作是通过小贷公司正规的对公账户发放贷款,并定期收取利息、到期收回贷款等,线下操作是通过股东及家属、员工或者直接购买不相关人员银行卡进行资金交易。此类交易的特征一般是短时间内接受大量分散汇款并分散转出,过渡性质明显,且某一固定的账户使用时间较短,在3~6个月之间,最长不过1年。小贷公司的双线资金操作,可能导致非法资金混迹于看似毫无关联的多个个人结算账户之中,频繁流转和过渡,掩盖真实面貌。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

  部门联动监管,从源头遏制非法资金渗入小贷公司。基于小贷公司存在的洗钱风险,人民银行应与银监局、工商、地方金融办、税务等各部门形成联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行使监管职能:工商部门在其注册成立时对注册资金来源的合法性要予以关注和审核;地方金融办对小贷公司提交的反映财务状况、经营情况和现金流量的报表真实性进行判定;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通过银行机构监测小贷公司的单位账户资金以及相关个人账户资金、匹配其经营的贷款业务等。

  强化银行监测,密切关注小贷公司可疑资金交易。人民银行通过督促银行机构强化对小贷公司相关交易监测,可以关注到小贷公司的线下操作并发现异常可疑交易。交易监测的主体可包括三类:小贷公司单位结算账户、小贷公司交易对手账户、银行柜面或客户经理所知与小贷公司有关的个人结算账户。

  指导与监测并重,提升小贷公司防范洗钱风险能力。人民银行应与地方金融办联合指导小贷公司防范洗钱风险,一方面指导其完善内控制度,补充有关反洗钱内容,帮助树立高管及员工反洗钱意识,提升其洗钱风险防范的主动性、积极性;另一方面根据银行机构提交的重点可疑交易报告,要求小额贷款公司提供业务凭证和交易情况,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关联性,对于发现明显违规或涉及非法资金进入的情况,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处理。

分享: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