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工业 >> 正文内容

“聚”出发展活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11日

  图为工人在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忙碌。该公司位于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家专业钕铁硼磁性材料生产企业,已建成年产6000吨高性能磁钢生产线。(资料图片) 记者郭芷汇 摄

 

  产业集群化是现代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支撑产业发展、带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我市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完善体制机制,积极招大引强,优化完善产业链条,大力提升产业配套服务能力,着力打造千百亿产业集群。

  目前,我市南康家具产业集群、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产业集群、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上犹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信丰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和会昌氟盐化工产业集群6个省重点产业集群建设成效明显,其中,南康家具产业集群和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功入选我省首批20个省级工业示范产业集群名单,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我市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和带动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

  A

  规划引领 打造千百亿产业集群

  为加快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我市提出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重,培育千百亿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市级重点打造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汽车、铜铝有色、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现代轻纺、特色食品及烟草等“6+1”千亿市级产业集群,各县(市、区)按照小县发展2个(1个支柱型产业集群和1个特色产业集群)、大县3个(1个支柱型产业集群和2个特色产业集群)的要求,规划县域产业布局,坚持突出特色、错位发展,集中力量培育百亿县域产业集群。

  为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我市建立了主导产业发展“六个一”机制,即一个产业一名市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研究团队、一支招商队伍、一套优惠政策、一张推进时间表,同时,建立分级负责机制,市里主要负责调度“6+1”市级产业集群,市县联合帮扶调度县域产业集群,形成市县工作合力。如今,我市优势产业集群正逐步发展壮大,稀土、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向深加工及应用领域迅速拓展,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上半年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372.78亿元;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加速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和规模不断壮大,全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规模以上企业达77户,上半年全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7.03亿元;江西中烟公司赣州公司年产60万大箱卷烟技术改造项目今年上半年已完成投资2亿余元,土建基本完工,正进行试生产……

  B

  完善平台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近日,在南康5000亩家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操控着各类机械加快推进工程进度,该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南康家具产业用地紧张问题。此外,国家级家具产品检测中心、自动化喷涂中心、烘干中心、家具开发研究院、会展中心和进境木材检验检疫监管区等公共服务平台也在加紧建设中,这一系列平台的建设正推动南康家具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具生产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向南康集聚。据统计,除家具生产企业外,南康区专门与家具企业配套的相关行业企业已超800家,配套产业年产值近40亿元。

  打造培育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是主阵地和主平台。近年来,我市坚持规模扩张与完善配套并举,不断加大园区开发力度,集中优势资源和政策倾斜支持千百亿园区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园区完成“三通一平”7000余亩,硬化道路120余公里,绿化、亮化道路300多公里,新开工建设园区污水处理设施7个。依托现有工业园区,我市还重点规划建设了30个特色产业基地,加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集团、优化完善特色产业链条,引导本地民营资本进入特色产业集群的重点领域,加快推动产业发展由传统的松散式、粗放型向集约化、集群化转变。

  我市还加快产学研平台建设,建立了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产业研发平台,全市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1个,为企业创新、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C

  延伸链条 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在会昌氟盐化工产业基地,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真空制盐项目的输卤管道连接到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离子膜烧碱项目生产出的盐酸等产品又通过管道连接到下游石磊集团有限公司5万吨氟化氢及新型制冷剂项目。看中江西九二盐业有限责任公司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生产的副产品氢气,赣州亚泰钨业有限公司选择落户会昌氟盐化工基地,一条管道将连接起两个公司的生产项目。通过一条条管道,会昌氟盐化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速。

  近年来,我市加快建立和完善产业集群推进机制,陆续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导支持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对现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施整合重组,选择国内外优强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快裂变扩张。针对产业链上的缺失环节,我市还加大产业招商力度,找准产业招商目标企业,确定对接合作的本土企业,明确招商方式和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招商。目前,一条条产业链在我市加速形成,一个个重点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壮大: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稀土磁性材料及永磁电机产业形成了稀土金属—钕铁硼合金—永磁材料—手机振动马达(永磁电机)的产业链条,已有16家生产企业落户;龙南稀土精深加工产业形成了原矿开采、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产业链条,27家生产企业涵盖冶炼分离、深加工应用、废料综合利用等领域;南康家具产业形成了原材料(配套材料)供应、木材烘干和涂装、产品研发设计、家具生产、市场销售、检验检测、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6000多家生产企业在南康集聚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刘雅琼 李胜雄 记者李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