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包头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07日
本报讯(记者 霍晓霞) “因为找不到当时的担保公司,10万元的贷款保证金至今要不回来。”近日,市民刘女士拨打本报热线,希望能通过本报寻找这家名为“多运”的担保公司,要回保证金。
据刘女士介绍,2011年,她通过担保公司在九原区一家信用社贷款100万元。“当时担保公司要求我支付10万元保证金,说等贷款全部还清后,保证金就会归还给我。”然而,去年,刘女士归还了全部款项,却怎么也联系不到这家担保公司了。
“办理业务时,我们直接把10万元存入担保公司业务员提供的一个账户内。整个贷款过程,我们只见到当时办理业务的那名工作人员。后来要保证金时,我们才发现业务员联系不上了,我们也不知道这家担保公司的具体位置。”刘女士说。
记者通过包头农商银行信贷部门工作人员,找到了这家登记为“包头市多运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复印件。执照显示,该公司成立日期为2007年7月,营业期限至2017年7月。银行方面表示,当时银行在审核担保企业的相关资质后,于2009年开始与这家担保公司进行合作。到了2011年,因接到相关主管部门的通知,担保公司需要有融资性担保机构的资质才能与之开展业务,因而2011年以后,银行便终止与其合作。目前因为其他事宜,银行方面也在联系这家担保公司,但始终联系不到。
按照营业执照的登记信息,记者通过工商部门进一步查询到这家公司的登记办公地点及联系电话,但是均无法与之取得联系。作为担保公司的主管部门,市金融办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担保公司与银行类金融机构开展合作时,除了要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还要有国家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许可。而与刘女士合作的这家担保公司,目前并没有获得这项国家许可。如果迟迟不能拿回保证金,建议刘女士走法律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8-07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