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新农合再扩容 病种打包定价提上日程

来源:每经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23日

  每经记者 王雅洁 发自北京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卫计委获悉,在7月10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工作视频会上,监管层再度就新农合报销政策改革发力,明确将“探索研究中医优势病种打包定价和付费方式改革等试点,加大对中医药服务的支持力度。”

  另据记者了解,2014年,在继续巩固原有20个大病保障工作的基础上,卫计委还计划将儿童苯丙酮尿症和尿道下裂纳入新农合大病保障范围,新农合将迎来扩容。

  国家卫计委表示,各地要落实好将适宜的中医诊疗项目和中药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并逐步提高新农合中医报销比例。探索研究中医优势病种打包定价和付费方式改革等试点,加大对中医药服务的支持力度。

  而在此之前,包括人社部、卫计委在内的多部门就曾频频放出信号,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将符合条件的中药(含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中医优势病种打包定价和付费方式改革”,将成为撬动新农合医保改革的又一关键节点。

  有专家表示,既然监管层已经在 “中医优势病种打包定价和付费方式改革”层面松口,那么,从长远发展考虑,尽快尝试推开DRGs-PPS(按诊断相关分组定额的预付费制)是未来支付制度改革的关键方向。

  但是,一个现实问题在于,目前的新农合制度大背景下,尚无法建立成熟的DRGs体系,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制定出所有疾病的临床路径的情况下,想要通过开展支付制度改革实现费用控制目标,很容易导致服务质量下降。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新农合管理部门应明确医疗服务质量保证措施的重要性,将保证服务质量作为开展医疗保障制度管理的重要内容,无论实施哪种支付方式,都将临床诊疗规范(或临床路径)作为考核支付方式执行情况的参考依据。

分享:

来源:每经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