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天价公积金”应以贪腐论处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晏庆盛(浙江嘉兴)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6日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2012年才从国家级贫困县调整为省级贫困县,然而,该县供电公司3名领导和2名职工的月工资都超过4万元,工资最高的一名领导每月缴存公积金达到15530元,一名普通员工的月工资达到4.2万元,每月缴存公积金超过1.2万元。而鄂尔多斯市2013年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仅为5574元,公积金缴存平均水平不足1000元。(7月14日《京华时报》)

  一个贫困县供电公司的领导和职工月工资超过4万元,每月公积金缴存额达到1万多元,大大超过了人们的容忍度和心理底线。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电价一涨再涨,原来是因为电价中的“腐败成本”太高了。

  更让人愤懑的是,当地超比例、超基数违规缴纳公积金的单位远不止供电公司一家,工、农、中、建四大银行以及供电、矿业等国有企业的公积金缴存基数多在2万元以上。这说明,“天价公积金”在当地是一种普遍现象,没人管没人问。个中原因也许很简单:公家的钱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白贪谁不贪?

  是的,“天价公积金”不只是违规问题,其本质是一种贪腐行为,即通过违规缴纳“天价公积金”将国有资产据为己有。根据刑法对于“贪污罪”的定义,首先,国企人员可以成为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其二,缴纳“天价公积金”利用了职务之便;其三,这种行为即使不算侵吞、窃取、骗取,至少是“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国企人员违规缴纳“天价公积金”,完全符合贪污罪的构成要件。

  其实,即使不对照法律条文,道理也是明摆着的:把公家的钱违规存进个人银行账户,当然算贪污;把公家的钱违规存进个人公积金账户,难道就不算贪污吗?可遗憾的是,现实中“天价公积金”常见,却从没听说当事人被追究刑事责任,顶多被当做违规违纪问题。“天价公积金”被曝光的概率本就很低,即使被曝光也只是“罚酒三杯”。事前监管松懈,事后处罚无力,成本极低而收益巨大,“天价公积金”成了一种极其安全的贪腐方式。如此,一些有条件的单位当然纷纷效仿甚至相互攀比,国有资产成了“唐僧肉”。

分享:

来源: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