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10日
本报记者 尹一杰 北京报道
近日,来自路透社的消息称,石化进口产品正成为中国调查可能存在融资欺诈行为的最新目标。
路透社援引警方和贸易方面的消息人士的话称,目前,警方正在调查另一起涉及存储在天津港的涉嫌石化产品欺诈案件,该案件涉及混合芳烃。
一名国有贸易公司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近期金属融资诈骗及天津港石化产品融资诈骗都只是近年国内贸易圈的冰山一角,持续多年来,国内贸易行业因此蒙受高额损失的公司较多,其中不乏一些央企及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
来自路透社的报道指出,天津石化融资诈骗案涉及一家民营燃油石化产品经销公司及一位涉嫌合同诈骗的贸易商,而中石油旗下的中联油也卷入其中,“中联油在知道所购买的4000吨(混合芳烃)不能提货后,就报了警”。但21世纪经济报道未能获得中石油集团及中联油方面的回应。
“虽然国有贸易企业对风控的把握环节非常严格,但有时对客户的判断也会出现失误,甚至公司内部也会有人为了做成一单业务铤而走险,这里面存在的不确定风险因素很多。”上述国有贸易公司内部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波及范围扩大
一个月前,青岛港港务局以及青岛市警方对民营金属贸易商青岛德城矿业展开调查,检验同批船货的金属仓单是否被用于重复质押从不同银行骗取贷款。
德城矿业为德正资源控股有限公司子公司,后者总部设在青岛,公司主席为新加坡人陈基鸿。此前与德城矿业存有业务往来的贸易公司消息人士称,今年4月底,陈基鸿已被中国拘留并接受调查,而截至目前,围绕青岛融资诈骗案的诸多细节仍有待公布,该案件也仍在调查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青岛港贸易融资诈骗的调查范围似乎远未结束,一名有色金属行业贸易人士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透露,青岛港的案件调查只是揭开了骗取贸易商银行贷款的一个盖子,而天津港暴露出来的案件与青岛港虚假仓单也存有一定关联。
7月9日,来自银行的知情人士称,瑞士能源贸易商摩科瑞有价值约4400万美元的氧化铝被冻结在青岛港,而这也是此前青岛港爆出融资诈骗后的最新事态进展。
上述银行消息人士称,摩科瑞在6月发送给银行的邮件中表示,青岛港一部分区域已经被封锁,除港务局可随意出入外,所有货物皆不准出入。
青岛港融资诈骗案持续发酵时,来自全球的银行及贸易商陆续奔赴青岛,以确保其货物是否安全。中信集团旗下中信资源周二称,公司已就取回氧化铝和电解铜,在青岛海事法院向青岛港保税仓库的营运商提出诉讼。
而对于此次天津港涉案公司是以混合芳烃为融资工具的诈骗,贸易人士认为,在信贷收紧的背景下,混合芳烃作为大宗商品,其套现能力较强且对进口资质等政策门槛较低,其已成为贸易商颇受欢迎的融资工具。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混合芳烃的融资方式与铜融资极其相似,主要通过开具信用证和仓单两种贸易模式实现。
仓单质押是企业将仓储公司开出的仓单证明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而信用证融资则是利用信用证与货物运输的时间差实现快速套现,投资高收益资产,从而赚取息差。这两种方式往往同时使用,形成一个体系,信用证到期前的3到6个月企业就已经取得货物的所有权,将货放入仓库取得标准仓单再进行融资。
高盛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商品融资规模已高达1600亿美元,除黄金、铜和铁矿石等使用频率较高的抵押品外,还包括大豆、棕榈油、橡胶等。
而6月底,随着青岛港融资诈骗调查案曝光,青岛港保税仓库的橡胶库存较5月份峰值缩水了约十分之一。
骗贷手法
目前青岛港和天津港的融资诈骗尚未定论,但对于诸多贸易行业人士来说,这两起欺诈案背后的操作套路早已并非行业秘密。
一名贸易人士透露,“假交易、真融资”是贸易商屡试不爽的骗贷手段,而这一套路也时常发生在关系熟悉的老客户之间。
由于熟悉银行的作业与授信流程,与银行往来也有一定的债信基础,除偶尔以假交易向银行融资解决临时资金缺口外,以买方间接付款的方式向银行支付贷款也是多数贸易商选择的路数。
“银行只关心有没有钱还,根本就不会关注钱由谁来还,但一旦有差错,问题就来了。”上述人士说。
而此前混合芳烃作为融资工具,其通常的做法则是,企业以低利率从银行开出信用证,用于进口船货,随后在国内市场出售,售价经常低于市场价格,以便迅速回笼资金再投向房地产或影子银行等高回报领域。这些领域的投资回报与融资成本之间最多可能相差10个百分点。
而为最大限度控制风险,持续爆出的融资诈骗案也让银行方面一片风声鹤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日前,作为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融资提供方,中国银行正收紧进口铁矿石信用证开立。
有消息称,中国银行山东分行已明确表示,6月1日后所有铁矿石开证业务的审批权将上收省分行,并且不再批复没有与下家签订购销合同的开证申请。在山东日照,不论授信多大,实际用信都控制在1亿元以内。日照港是中国最大的铁矿石进口港之一。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