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金融观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7日
因一项涉及8.2亿元的审计报告,中华医学会在行业外“火”了。对于这个在药企与医生之间“游刃有余”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摆在它面前的,是如何为这笔赞助费作出合理的解释。
新金融记者 陈一昀
被直接点名
距离被审计署点名已经十余天时间,中华医学会还未对外进行任何文字性回应。
6月24日,审计署公布了《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其中,由卫生计生委主管的中华医学会被直接点名。
报告指出,中华医学会在2012-2013年召开的160个学术会议中,用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作为回报,以20万-100万元的价格公开标注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资格,收取药企赞助8.2亿元,且未经批准违规收取资格考试复训费1965.04万元,并将618个继续教育培训项目收入1.14亿元存放在账外。
对此,中华医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现在任何信息,请等着我们官方正式的对外声明。”而发布声明的时间,“得领导来定,等着领导指示。”
至于声明中会否涉及8.2亿元等款项的去向问题,该工作人员表示,“我相信回答的肯定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大家最关心什么,我们肯定首先回答什么。”
中华医学会官网显示,其成立于1915年,是学术性、公益性、非营利性的法人社团,设有专科分会83个,拥有会员50万人。
“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这边,主要是一些退休的医学老教授、老专家来主持学术工作,虽然已经退休,他们在行业里还是比较有分量的。”上海一药企销售经理表示。
不仅上海分会,中华医学会的现任领导均非行业里的等闲之辈。其名誉会长为全国政协副主席韩启德,顾问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会长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卫生部部长陈竺。
“中华医学会是官方承认的,在医学学术领域算是层次最高的协会了,可以说它代表着权威。”一药企市场总监表示,中华医学会下辖各分会的主任委员,“基本上也是各个学科最牛的人,国内是认同的。能在这里面挂个职,说明你的学术地位在中国是比较高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微博中,凡在中华医学会任职的医生,几乎都会标注出其在中华医学会的头衔,其中不乏医院在职主任医师、高校博士生导师等。
其实不止在中国,“中华医学会在国际上也很有名气,它和国外的交流比较多。”前述销售经理举例,比如国内的医生想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文章,如果能由中华医学会推荐,会比较容易发表,同时在国外得到的认可也会比较高。
可是,正是这样一个在国内外均有一定地位和口碑的社会组织,得出了这样的审计结果。
对于为何会被审计署点名,中华医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但在上述市场总监看来,“应该是有什么举报或有什么由头才会由审计部门去审计吧,不然怎么会突然出这个事?”他认为,不排除与去年医药行业的反腐有关。
据一接近卫生计生委的人士透露,“这次直接点名卫生计生委下面地位最高的百年协会,目的很明显,应该是直指所谓的‘二政府’也就是这些协会。在去年葛兰素史克事件后,对整个医药卫生行业的反腐可能会越来越严。”
曝灰色平台
不论被点名是什么原因,收取赞助费等行为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个事实已经持续很多年。
在还可正常查看到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企业参会章程》中,不仅明确提示参会企业有举办午、晚餐研讨会和卫星会的机会,卫星会价格为30万元/60分钟、20万元/40分钟,还逐一列出各种“广告机会”和“其他宣传机会”,具体到会议胸卡5万元、会议笔记本及用笔4万元、会议用包10万元等。
或者,参会企业也可直接赞助20万到55万元不等,成为铜赞助到白金赞助等不同等级的赞助商,获得相应的“待遇”。
这与审计报告中的内容基本吻合,而这还仅是2010年的赞助标准。目前很多涉及价目的参会资料已被删除。
“药企有需要才会去赞助,比如新药上市、二次开发等都需要专家的支持,请他们站在学术的角度帮药企讲一讲这个药品,会有‘锦上添花’的作用。”上述市场总监坦言。
该市场总监所在的药企曾与中华医学会某分会进行合作,他认为,“有比较好的效果。”
毕竟,“新药的推出或二次开发,都涉及适应症等,这不能由药企来说,得由专家来讲才有可信度,主要是给一个学术支撑。”该市场总监说。
不过,“不是任何药企任何药品都可以让中华医学会来组织会议。”前述销售经理表示,“上海分会的审核还是比较严格的,比如召开一个研讨会,如果你的药品很一般、没有任何亮点,也是不予接受的。”
实际上,药企看中的除了中华医学会这个平台本身,更重要的是它的专家资源。
“参会的人数多不多不是最主要的,关键是中华医学会有这个学科里顶尖的专家。大一点的分会,主任委员加上其他委员差不多能有十个人,这些人的观点,全国这个学科的医生都在看,这些人说这个药可以用,那就相当于一个指南了。”该市场总监说。
据10年前便与中华医学会合作过的前述销售经理介绍,当时在上海市场推广药品,由中华医学会组织个学术会议或者由中华医学会的老专家认证一下,在医生的范畴里还是很能够得到认可的。“但以前的收费不高,购买一点信息也就几百块钱,组织一个学术会议,包括会场租金、人员邀请等,也都不贵。”
可以看出,中华医学会很早前便已成为药企和专家医师“沟通”的平台。
当然,药企也可以越过中华医学会直接邀请专家,“给顾问费,一个药品一年‘养’几个专家,很多药企都这么做。”上述市场总监直言,对于药企而言,“不是找协会就是找专家,反正就是给钱,只不过通过中华医学会来办,层次比较高,声势和影响力会比较大。”
而对于医生来说,像中华医学会这样的平台,是其职业生涯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公立医院骨科医生告诉新金融记者,“医生想要向上发展,涉及评职称和晋升,就要拿到一定的学分和发表相应等级的文章,而只有参加会议才能拿到学分,现在很多协会都这么做,开会或者提供发文章的渠道。医生需要这些。”
现行业通病
中华医学会的问题是行业的共性问题,而非个例。
据一民营医院的口腔医生介绍,口腔领域的“权威”机构是中华口腔医学会,若要成为它的会员,需交纳一定的费用。
“交纳会费后,它会给你一个牌子,像很多口腔门诊外面挂着的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单位的牌子,好多不懂的人会觉得这比较正规,看起来比较大气,其实这些都是做给患者看的,同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该口腔医生说。
该口腔医生认为,该协会成立之初的宗旨是非营利性,把全国的牙医凑到一起互相学习,“但现在,这些协会开始找各种办法营利,做得越来越背道而驰。”
令该口腔医生印象深刻的一个细节是,每次参加中华口腔医学会等协会组织的会议后,总会有和会议相关的口腔医疗器械等企业联系拜访,推销器械等。根据他的经验和判断,“会场是要签到的,要把姓名、单位和电话留下,可能举办单位在会后把参会医生的个人信息转给了会议赞助商。”
公开资料显示,中华口腔医学会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
中华医学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中华口腔医学会并非其分会,“它跟我们是相互独立的,很早就分开了。”新金融记者致电中华口腔医学会核实情况,但其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
坦白来说,纯粹的收取赞助,这种行为无可厚非,但问题是,“收取的方式和目的,收取的这些赞助,这8.2亿元,用在哪儿了?”这是采访中行业内普遍存在的观点。时至今日,这8.2亿元已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数额,而更像是代表与它同样性质的各种费用。
北大纵横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认为,协会设立的目的是以公益性为主的非营利组织,可以收取会员企业的报名费和赞助费,但现在中华医学会收取的如此庞大的费用,本身就违反了其公益性的设立目的,同时在赞助费使用和管理上没有公开透明,存在管理上的漏洞。
一外资药企相关负责人表示,药企请专家来做学术推广,专家的确付出了时间和劳动,药企应该尊重他的付出,这种情况下,美国一些药企会把它做的活动和请来的专家包括付给专家的报酬都公开在网络上,让大家来监督。
“协会也应一样,没有法律限制它不能接受赞助,但你应该把你的赞助公之于众,在你拿到赞助的时候,不能损害公众的立场,而怎样做到公正,透明是最好的选择。”该负责人说。
史立臣认为,医药行业协会众多,在中华医学会公开其赞助使用情况的同时,主管部门应就此进行全面整顿和清查,还医药行业协会公益性的本质。
中华医学会事件发生后,外界会质疑这种学术推广、会议营销的方式是否应有所改变?业内的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前述销售经理称,“学术推广相比以前的用钱开路,更高端一点,也更有说服力,应该不会改变。”而即使改变,“直接找医生和专家就行了,正常的学术活动还是要做,因为这种事不去做正常的学术活动也不可能。”上述市场总监说。
对未来走向,RDPAC(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和开发行业委员会)媒介总监左玉增表示,这件事刚发生不久,外资药企短期内会有怎样的调整还不好说,需要观察一段时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