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需要的>> 赣州民生频道>> 赣州民生新闻 >> 正文内容

中央媒体新闻编辑记者赣州行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7月01日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红色故都”。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此创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此奠基,举世闻名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从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在赣南山区浴血坚持。

    赣州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赣南苏区人民踊跃参军扩红,成为中央红军的基本力量。当时赣南苏区240万人口中,33万余人参加红军,60余万人支前参战。赣州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达10.82万人,分别占江西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州籍烈士倒下。这一特定的历史,让赣州产生了大量革命烈士遗属。

    硝烟散尽,在数十年后的今天,这些烈士遗属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呢?

    寻乌县文峰乡上甲村村民张元泉,就是赣州众多革命烈士遗属之一。他的大伯张亚洪在上个世纪30年代参加中央红军,后在战争中牺牲,牺牲时年仅18岁,后来张元泉被过继大伯为子顶门立户。6月26日,张元泉告诉记者:“政府对我们烈士遗属有好几项优抚政策,现在我们生活得很好,先烈们可以安息了。”

    与张元泉相似,65岁的文峰乡岗背村村民刘全义也是大伯、烈士刘安芳的过继子。他说,从2011年7月开始,他们这些烈士遗属每家每月都可领取130元的生活补助,在农村危旧房改造中,每户可以享受2万元补助。“一般人每户是补助1.5万元,我们烈士遗属比他们多5000元。”陪同采访的寻乌县民政局干部补充说:“除了这两项补助,我们在大病救助和农村低保办理等方面,也都对烈士遗属有所倾斜。”

    张元泉家里种了1000多棵脐橙树,仅此一项每年可收入10多万元,他的4个儿子都在县城买了房。他说:“大伯已经牺牲80多年了,干革命难免有流血牺牲,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现在政府补助给我们的钱不算太多,但说明政府没有忘记牺牲的先烈,也没有忘记我们这些烈士遗属,这让烈士的荣誉得到了肯定,也让烈士遗属有了基本生活保障,让我们觉得先烈的牺牲是值得的。”

    据赣州市市长冷新生介绍,2012年以来,赣州市已经完成了1.48万户“两红人员”(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及革命烈士遗属遗孀危旧土坯房改造;将3.59万烈士子女纳入定期生活补助范围。   (原载《农民日报》6月30日4版)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农民日报记者李亚新 见习记者白雪妍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