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作者:王振峰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按照国务院此前要求,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有望在6月底出台,不动产登记条例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至少已有天津、河北等18个省(区、市)启动了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6月26日中国新闻网)
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推进,相当多的人往往会把它联想到楼市上来。前不久地产大佬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不是放言中国房地产即将撞到“冰山”,此中潘石屹解释的一大原因就是,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出台后,会增加市场供应量。不过对于潘石屹的观点,另一个地产大佬、著名地产“大炮”任志强却反对称,潘石屹“不懂”房地产。那么,即将出台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到底对当前的中国楼市有何影响呢?是不是如潘石屹所说的那样,成为中国房地产撞“冰山”的动力?
此前有媒体披露,国土资源部将在2014年6月前完成“条例”的起草工作并上报国务院,国土资源部也已经启动了《不动产登记条例实施办法》的相关研究工作,该“办法”将使“条例”具备实际可操作性。那么,这个“实际可操作性”将带来多少不动产登记的公开透明度,又将对于助力预防和发对腐败、杜绝诸如在保障性住房、公住房等不法利益输送行为,造成什么影响呢?这个“条例”的“办法”能不能真正成为“办法”,成为具备实际可操作性的、透明阳光的好“办法”,当然会影响到楼市,影响到今后中国中国房地产的健康合理有序发展。
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将为新一轮税收改革铺路。我们知道,房地产改革是一项“箭在弦上”的重要财税体制改革,也被视为构建楼市调控长效机制的一大重要步骤。推进房地产改革,必然要涉及土地财政、征地、户籍、人口、城镇化等复杂问题。我国的物权法设定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一方面旨在确保公民合法产权权利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是透过厘清地产及其他产权的权利归属,通过公开透明的不动产统一登记、确认与保护体系,再加上个人住房信息系统联网等配套机制,来启动房产税立法和试点工作,房产税征收涉及税基、征税对象可以有明确和完整的计征依据。
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不光光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一个行政体制问题,不动产登记制度这几年一直“闷”在锅里,不少舆论指称是地方消极抵制造成的。因此,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更是对影响改革进程的不利行政体制问题的破除与再建构。改革是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的源动力,需要有勇气和胆略。我们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进行“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降低房屋空置率、遏制过度投机需求、进而改善中国房地产供求关系,都需要加快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推进;而且,这个推进必须是实质性的、符合民意的进程。
总之,正如之前国务院会议指出的那样,整合不动产登记职责、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是当前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需要做好财产确权。更好地加速推进不动产登记工作,以公开、透明、科学的机制来完备公民的财产确权信息,是建构市场经济环境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中国房地产要朝利益民生、真正的市场化方向发展,公开透明有序的不动产登记机制“不可或缺”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