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深度视野 >> 正文内容

独董的心灵之困

来源:董事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自2001年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来,中国独立董事制度已经实施13年了,引入这一制度主要是为让独董在董事会中发挥监督和科学决策作用,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取得重要进步,但还在路上”,这是来自官方对独董制度实践的中肯评价,但“花瓶”、“橡皮图章”、既不独立也不“懂事”等非议如影随形、挥之不去。尤其是去年10月以来,受中组部18号文规范官员社会兼职的影响,部分独董接连辞职,以高校学者和官员背景偏多的这个群体,再次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引人关注的是,此间鲜有独立董事公开发声,这个不足6000人的精英群体似乎选择了集体性沉默。然而,沉默并非对误读的默认。“作为弱者,有人说独董就是一个花瓶,就是个摆设。其实我们的作用已经发挥得很好了!”在上证所携手《董事会》举行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后续培训中,新日恒力独董徐守浩忍不住当着200多位独董同行的面“诉苦”,获得广泛共鸣。

中国上市公司独董为何如此委屈和困惑?

没有绝对的独立性?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究竟能否真正独立?尽管极愿意追随自己的心灵,不希望动辄依附董事会里的权威人物,但妥协似乎成了不少独董的唯一可选项。“人情董事多,独董发言和投票的时候,要给董事长面子。”

在人情社会情与法的掂量中,给面子的代价,有时候会很沉重。梅雁吉祥独董唐春保就透露,自己一个同事担任上市公司独董期间,报表里出现了虚增营业额、虚增利润的情况,受到证监会的处分。“他罚得算少了,15万,高的罚了60万,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这是独董对外独立、对内“懂事”的一个极端例子。那什么才是独董的独立性?西安交大管理学院会计与财务系主任、博导田高良教授认为,独立董事的存在,客观上对不够规范的上市公司起到了一定的威慑和监督作用,其独立性应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非上市公司雇员;其次是与受聘上市公司无任何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第三是对上市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客观判断。”

必须指出的是,中国公司法兼受美英法系和欧洲大陆法系的影响,因此,在公司治理框架中同时存在着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设置,这导致公司的监督主体定位模糊,运行中需要不断地碰撞、适应、磨合,才能符合中国实际。独董不可能撇开制度的变迁孤立发挥作用,“拔着自己的头发飞离地球”;同样,在制度变革最终有效成形之前,给予独董一些宽容显得合理而必要。这一点,并不为外人充分理解。

而在董事会这个关系场中,独董的独立性体现也是相对而非绝对的。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副教授、金钼股份独董杨为乔指出:“独董如果想实现独立,还是要先实现价值,在董事会中得到认可。有些董事长就提出,我并不是不想给予独董一些权利,只是独董们对董事会的贡献与参与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独董积极参会,那么我们尊重他们,但是有些独董干脆连会都不来参加,那我怎么评价?”

他还表示,独董对上市公司尤须审慎选择,要观察实际控制人与董事长对公司治理的价值与企业价值的理解程度,看清楚企业的上市诉求是什么,这些决定了独董将来履职尽责的程度。不少资深独董也持有类似看法,认为接受独立董事任职之前,一定要认真了解公司的背景、生产经营情况,慎重选择,宁缺毋滥。而一位资深的大型国企董事长甚至奉劝,如果董事长对独董的敬重达不到一定高度的话,独董是不值得去做的。

价值创造因何来、到哪去?

独立董事究竟该干什么,履职如何定位才算恰当?这其实并没有程式化、准确的答案。事实明摆着:上市公司的业务块头、管治水平、发展阶段、行业属性等因素千差万别,公司治理的阶段目标、侧重要点、实施抓手也各有千秋,独董定位自然而然具有因企制宜的鲜明特点。《董事会》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个问题上,独董们呈现出多角化的观点。

小股东维权派。相当数量的独董觉得,独立董事要多关注股东的短期利益,关注股东分红,因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没办法看得很清楚。独董工作的重心应当聚焦于中小股东权益的维护上,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推动公司履行分红义务,回馈中小股东,分红就是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最直接体现。在这个前提下,督促上市公司依法依规,规范经营,逐步实现长远的价值创造。目前监管层出台的分红要求与强制力度还显不足。

担任哈尔滨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的王福胜则认为,针对中小股东交易性与投机性的特点,保护中小股东的关键所在是保证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公正、公平,对于关联交易等影响股价波动的重大事项,独董应该进行重点督察。此外,独董就重要事项发表独立意见时,应就风险与不确定性给予中小股东提示性信息。

价值创造派。持有这一看法的独董认为,独董的工作重点应由合规运营向促使公司搞好业绩、价值创造最大化转化,在合规合法经营的基础上,推动公司快速发展。此间,独董要促使上市公司把握好几个平衡:促使公司兼顾形式上的合法合规与实质上的效率合理;促使公司平衡长短期的发展目标,调和不同类别股东的价值追求;促使公司大股东兼顾中小股东的短期利益诉求,同时倡导小股东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

湘电股份独董刘曙萍还指出,独立董事应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在企业的定向增发、并购重组、关联交易和其他重大经营事项的决策期间,由注会、法律、行业专家组成咨询组,在决策的前期选聘专业中介机构进行尽职调查,把决策风险化解在拍板之前,发挥重要的咨询作用。

实质合规派。张龙根自称是上交所上市公司中第一个美国公民身份的独董,其反复强调的合规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他告诉《董事会》记者,自己是美国注册会计师,曾在美国四家上市公司任职,亲手推动两家公司实现上市。在美上市公司董事最怕的不是集体诉讼,而是证交所和当地法院,因为行为不当可能会触发刑事犯罪。

他说,赴美上市中概股之所以被狙击,是因为一些企业境内IPO非常困难,采取了海外借壳上市的办法。由于没有经历过IPO层层严格的合规淬炼,公司治理观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是非常次的。“遭到浑水、香橼等机构袭击的中概股,就是一批在主板的借壳上市公司。他们后来转战香港,袭击的一般都是借壳上市的公司。没有经过IPO过程,企业可能就会存在问题。所以独董更有必要督促企业一定要按照规范来做。”

尽管看法不尽相同,彼此间实则存有逻辑关联。没有合规的基石,价值创造如同建造空中楼阁;没有共享的归宿,价值创造终究偏离价值理性。

“驴不走,还是磨不转?”

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有作用,但为什么作用还不够大?是外部环境导致,还是自身原因所为?是证券市场现代性变革的阶段性特征,还是传统文化中的顽固力量羁绊的结果?谁是问题的根源,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这个“驴不走,还是磨不转”式的问题,《董事会》记者调查发现,200多位独董的答案集中在三个方面,以权责利的失衡问题最受关注。

独董普遍认为,独董一般由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与高管来提名,这让人情独董比较常见。在这样的情形下,独董一般碍于情面,不能发挥独立意见。其次,信息不对称也是作用难以更好发挥的重要原因。由于信息闭塞,独董可能并非十分了解公司的情况,每次签字时底气不足,承担的风险比较大,这样的情况在民营企业、改制企业中最为常见。

从理性经济人的视角看,上市公司董事、高管履职时很自然地会权衡风险和收益,独董也不例外。责权利不匹配,薪酬低、责任大导致的履职积极性严重不足,广为独董诟病。

新日恒力的独董徐守浩直言:“因为独董的责权利不匹配,监管部门认为你是救世主,赋予的职责过大,权利也比较大,你可以自己找事务所,关联交易你可以事前知道,但其实是不可行的,实际上你没有这么大的权利。而利益方面,众所周知,独董们的津贴就这么多。在这种现状下,我们独董的作用已经发挥得很好了!”

担任瑞茂通独董的张龙根透露,中美独立董事的薪酬差距确实不小。美国上市公司的独董可以分享期权、限制性股票激励,而一般基本薪资是6万美元,每次参会领取5000美元的津贴,一年大概5次,累加后的年度薪酬约在12万美元,一年拿15、20万美元的也大有人在。他还表示,美国公司的董事会就是监督CEO、CFO的,真正负责的是管理层,但在中国公司“三会”治理架构下,总经理与财务总监却“藏”到了后面。此外,中国上市公司独董必须经常发表独立意见,这在美国公司中是不存在的;而海外公司普遍推行的董责险,在中国内地却鲜见踪影。

值得一提的是,一股独大仍是较普遍的局面,这让一些独董感到发表意见价值不大,积极性不高,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为此,有人觉得可适当引入境外独立董事,但这种意见遭遇不同的声音,反对者认为外来和尚不一定好念经,如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不见得审计质量就高。

如何取舍,进退有据?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不容易,这需要自认“弱势群体”的独立董事审时度势,审慎取舍。《董事会》记者了解到,相对而言,独董们对三条履职原则较为认同。

坚持底线思维,保证职业操守。梅雁吉祥独董唐春保指出,一旦出现原则性问题,独董绝对不能同意,甚至同流合污,尤其是在关联交易、重组并购、资产处置、担保租赁等方面,如果出现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况,要出具反对意见,或者拿出法律武器。要做到这一点,独董在决策前就要了解情况,找出问题;遇到情况,要善于沟通,包括与董高监们、会计师事务所的沟通,敢于讲明利害关系,还要团结其他可以团结的独立董事、监事、高管,做到独立而不孤立。独董要保护好自己,不要因为一时的人情把自己搭进去,该管的还是要管,同时相关的会议记录和其他资料也要保存好。担任哈尔滨多家上市公司独董的王福胜认为,作为独董应当促使公司做到合规合理合法,不能由于过分强调规范,而过分地行使权利,从而制约公司的发展;不能由于过度关注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而给公司的发展设置障碍,增加公司运作的内耗。

平衡股东利益,注重方式策略。董事在董事会上该如何行事?股神巴菲特曾说过,如果在董事会会议上一见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就大喊大叫并不明智,要学会如何恰当地行动。

有资深独董对《董事会》记者坦言,独立董事应在董事会议事前充分和高管私下沟通,不成熟的议案不要上会,并避免在会上直接冲突。外界容易片面强调独董在票决时应当敢于投反对票,其实情势若有必要,投出弃权票分量已经相当重了。“真投反对票反而说明事前沟通成效不高,难道‘董事会战争’是好事么?”

保持良好心态,摆正心里的天平。唐春保表示,一股独大的上市公司里,独立董事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独董要找准位置,既不要高看自己,也不要看扁自己。因为法规有强制性要求,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是不敢乱来的,只要推动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独董自然就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过《董事会》记者注意到,独董们对保持良好心态有着不同的解读。换句话说,是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还是遇事息事宁人、消极地平衡自己的心态?

有人觉得,上市公司有些事情只要不出格,独董完全可以睁只眼、闭只眼。独董到目前为止,应该还不算是一个职业,是可做与可不做的事,不应为五斗米折腰,要做到不卑不亢。但也有人认为,应该将独立董事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以公司所有者的立场主动、积极参与治理。例如,独立董事应主动与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公司、券商、律师等中介机构搞好关系,充分利用中介专业特长,共同加强内控,防范风险;独董应当积极加强与董秘联系,保持沟通,了解公司情况,并通过董秘向董事长陈情叙理,间接督促董事长遵纪守法、防微杜渐;独董之间应经常互通有无,从不同角度发挥专业影响,做到事前充分沟通与防范、事中谨慎管控、事后积极整改补救。

湘电股份独董刘曙萍特别强调独董主动深入一线的必要性。她说,以审计业务为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到实地进行审计,两者意义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企业审计过程中,对存货的盘点,上市公司提供的资料与审计人员实际中看到的可能完全不一样。胜景山河就是因为存货盘点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知易行难。或许唯有秉持公正、权衡利害、详虑力行,独董才可能真正做到进退有据。

兴利除弊,从何改起?

客观地说,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并不容易。这些各自领域的精英从原来的圈子里走出来,借助更大的资本市场平台,为亿万投资者的权益,为推动上市公司乃至社会与国家的进步,贡献着自己的专业智慧。而履职中的法律、声誉等风险潜流,却时常困扰着他们。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应该如何积极改善独董的履职环境,促进其作用的更大发挥?

改进提名制度,保障独董的独立性。提名方式上应当多元化,除了大股东提名外,可由持股达到一定比例(例如3%以上)的中小股东组成提名委员会,具体负责独董的提名;而证券监管部门应有一定名额独董的建议权或指定权。在独董任期内,除法定事宜外,不得解除其职务;如要解聘,应先向交易所、监管机构进行说明,并履行必要的程序。

明确履职边界,合理确定独董责权。独董的责任标准应该有约束性文件,使其职责有章有循。合理确定独董的审查义务标准,建立权责相符的责任机制。除规范性文件外,对独董合理信赖第三方提供的文件证明,做出合理判断,只要独董尽到合理审慎的义务,就可视为履行勤勉义务,应免除独董的责任。

提高薪酬水平,完善独董奖惩机制,强制实施独董责任险。目前独董的薪贴比较低,而承担的风险却在大幅度提升,可参照公司内部董事的平均薪酬,确定独董的薪贴标准。同时,应当强制上市公司为独董购买责任保险,免除独董的后顾之忧。

成立自律协会,构建独董人才库。可在上市公司协会之下设立独董自律协会,每个上市公司的独董成为协会会员,独董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提高独董声望与社会地位,合理保障独董的权利。在此基础上建立独董人才库,上市公司可从中选聘独董,确保独立董事独立性。

这是独立董事的呼声。但愿,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进步,随着上市公司治理的日益完善,中国的独董们能少一些不必要的委屈和困惑,多一点施展专业能力的空间,成为广受尊崇的公司价值的坚强守卫者。

分享:

来源:董事会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