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27日
|
||
|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把自己放逐在路上,在蓝天白云里拂拭心灵,在丽日清风中沐浴青春;在狂风肆虐、倾盆大雨的时候,将狂风撕烂了掷在脑后,将大雨捏碎了丢在脚下,只为倾听心的呼唤,只为感受风一般的自由。他们就是拥有一辆自行车便敢游天涯的骑行客。
近日,带着对骑行的一丝憧憬与羡慕,笔者来到了兴国县的前进骑行俱乐部,去感受骑行带给他们的收获和感动。
A
“骑”乐无穷
走进位于兴国县客家大道的俱乐部,一辆辆超酷的自行车,一套套专业的骑行装备,让笔者应接不暇。俱乐部的负责人名叫陈南军,1987年,中学刚毕业的他,由于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他第一次接触到了修理自行车,不久便有了自己的修车铺。2003年,当自行车渐渐被摩托车所取代,陈南军的修车铺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背着行囊只身在上海务工的他,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骑行,并第一次与朋友骑行到东方明珠后,从此他便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运动。“那辆车是我花一个月的工资买的一辆二手山地车,第一次骑那么远,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累趴下了……”回想起第一次的骑行,陈南军有说不完的话题。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骑行,创建一个骑吧的念头便在陈南军的心里扎下了根。
2008年,经过几年的筹备,陈南军回到了家乡,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创建了兴国前进骑行俱乐部。“在现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家家户户都以拥有一辆小车为荣,自行车并不被人们看好。”陈南军介绍说,俱乐部刚创建时参与的人并不多,几千元一辆的自行车对当时的兴国人民来说还属于奢侈品。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和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俱乐部的会员也在不断增加。时至今日,6年过去,成员从最初的30余人发展到了现在的200余人。“创办俱乐部,只是希望为更多同自己一样有激情的年轻人,提供一个乐享骑行,获得成长的机会。”陈南军说。
B
乐在“骑”中
俱乐部自成立以来,吸引了许多爱好骑行的年轻人。今年33岁的中学老师冯美梁就是其中一位。
“还记得我刚进俱乐部时,每次去山上骑行,我都会很恐惧。为了帮我消除恐惧感,陈南军他们就会一直在我后面跟着,不停地叮嘱我放轻松,骑慢点。”到现在,冯美梁回忆起第一次骑行在位于兴国县埠头乡羊山时的情景,仍激动不已。冯美梁说,那是他第一次骑行那么远,在快到山脚下时,他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特别是当看到蜿蜒起伏的通山小路时,心里更是打起了退堂鼓。是陈南军的一条短信,让他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前进。
后来,冯美梁一有时间,就去参加俱乐部的骑行活动。几个月下来,他的骑行技术提高了许多。对冯美梁来说,他的骑行之旅才刚刚开始。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进骑行俱乐部的骑行活动一发不可收拾。他们环县城、爬大乌山、闯邀请赛,兴国大大小小的山川基本畅游过。一路上,他们用相机记录下了各乡镇的变化,探寻着各地的风土人情,寻找着被时光遗弃的惊喜。
“当你骑到山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那种感觉超赞的。”“不对,在骑的过程中能够领略沿途的美景才是最棒的。”“骑行既能健身,又环保,还能收获友谊,收获爱情,收获太多太多我们从书本上不能收获的东西,这才是最最重要的。”……小小的俱乐部里,说起骑行给大家带来的乐趣和收获,大家都有说不完、聊不尽的话题。小小的自行车,在他们的眼里不再仅仅是交通工具那么简单,而是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C
再见“骑”迹
“有一种生活,没有体验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体验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其实就是喜欢人在车上。车在路上的感觉,简单而不单调,快乐而充实。”这是陈南军骑行记录本中的一段话。“有些事,现在不做,以后再也没机会做了。”陈南军说。陈南军介绍,进入夏季,每天下午和晚上,俱乐部成员都会坚持去各乡镇山路骑行,在尽享骑行乐趣的同时,向社会传递健康、低碳的生活理念。
陈南军说,每一次的骑行,实际上就是在沉淀自己、思考自己、寻找自己。尽管崎岖的山路依然起起伏伏、曲曲折折向前延伸。翻完一座山,总有另一座山在等着;走完这条路,总有另一条路在脚下延伸。一路上难免有畏惧的时候,但大家总是相互鼓励,相互搀扶,在这个团队里,个人主义是被禁止的。更难能可贵是,车友们的午餐基本都是在路上解决的,水和面包是食物的全部。在面包车都行驶不过去的水滩里,他们卷起裤管,涉着冰冷的泥水推车前行。在望不到尽头的盘山公路上,他们背负着十几公斤的行李“爬行”着,但他们却用实际行动在这艰难的旅程中践行着低碳环保的理念,骑行途中所产生的垃圾他们绝不随意丢弃。
当笔者问起,在路上那些颠沛流离的苦难到底是为了什么时,陈南军毫不犹豫地说:“因为,在路上,就是答案。”
“喜欢在路上的感觉”,这是每一个车友最质朴的表达,在望不到头的骑行路上,想停就停,想走就走,向着目标前进,不在乎旅行的终点,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的心情。“要么旅行,要么读书,灵魂和身体,必须有一个在路上”,或许这就是对骑行者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