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作者:肖勇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12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按照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要求,实施定向调控、注重标本兼治,推动经济优化升级,部署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打造长江经济带。(6月11日人民网)
如果长江经济带的着眼点是水陆交通,那么这样的发展观念很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长江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发展资源,要做到永续发展最根本的不是挖掘其水运潜力,而是如何切实做大生态平衡和保护,如果按照过去的发展思路,长江命运多桀。
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是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类经济的大河发展规律,决定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到来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时间、质量和规律效益的不同,要做到长江经济带的健康有序发展,最迫切地方面不是在其水运的潜力,而是要长江经济带率先实现调结构转增长方式。
目前长江经济带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初具世界规模,但是长江上游的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如果长江经济带的生态环境恶化,中下游的发展成果也难于保持,生态保护是长江经济带的首先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不能因为发展是第一要务在这方面有闪失,尽管西方国家有的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在中国是严重水土不服,原因是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农业成分高,这是难以逾越的障碍。
发展长江经济带固然有水运的巨大优势,但市长江再长、再广其水运潜力是有限的,当其存在的天然空门若不高度重视,发展的后果不堪承受之重,沿河发展,水运交通凸显优势,其实这体现在生产要素或者资源运输上,作为商品运输其优势并不明显,由于水运低成本,经济带发展会导致长江水运交通的暴涨,但这也是可能长江生态失衡的催化剂。
我们看到李克强总理最近一年多来,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推广中国高铁,这是现代运输的必然趋势,快捷安全,而我国铁路网络现状,长江沿岸直接贯通上下游的铁路网并没有建成,如果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大改变的前夜,建设长江沿岸的快速交通网络,既可以推动经济增长,有可为长江经济带的后续发展储备资源,毕竟交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首要要素。
如果沿长江高速交通网路直接贯通成网,推动的不仅是长江流域的城市化建设,还会带来长江沿线旅游经济、服务经济的突变,将对缩小东中西部差距、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推动长江经济带经济结构优化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