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77岁的优秀共产党员、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高级工程师杨衍忠于5月20日去世,他生前曾留下遗书,要将自己编纂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无偿捐赠给国家。6月5日,相关捐赠仪式在我市举行,赣南地质调查大队向杨衍忠同志亲属颁发捐赠证书。
杨衍忠是红军后代,是一位有着48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自1956年参加工作以来,杨衍忠常年在野外从事找矿工作,为赣南地矿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承担过《南岭地区地质找矿成矿预测大普查》、《江南地轴多金属成矿预测》等多个国家级、省级找矿重大项目。1994年,经杨衍忠优选三次的两项物化探异常查证,均取得显著找矿成果,分别为安远园岭寨中型以上钼矿的发现,以及大龙—淘金湾25条金矿脉的发现,这两项发现为1995年跨世纪重点勘查项目的立项和散金矿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依据。
退休后,杨衍忠开始新的“长征”。考虑到当时南岭地区地质基础资料薄弱,杨衍忠决定对几十年来收集的地质、矿产、物化探资料作进一步的整理和探索。20余年来,他几乎足不出户,以惊人的毅力基本编撰了长达600万字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去世前5天,杨衍忠留下遗书:“我现在身体很不理想,我拟编的《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已基本完成。我要将这600万字、几百张图无偿献给大队、献给国家、献给党。这可能是我为地矿事业奉献最后的力量。”
相关专业人士指出,《江西南部地质、物化探找矿文稿》堪称一部赣南矿产信息化大字典,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填补了赣南地区多项物化探异常汇集编录空白,将为推进赣南地质找矿事业提供指导作用,具有较强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