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 雪: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不妨从最薄弱环节突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6日

  “辛辛苦苦种出的马铃薯一时卖不掉,只好放在简陋的土窑里。由于储存条件太差,我们有时只能眼看着马铃薯慢慢发芽、腐烂。”在以往的采访过程中,不止一位农民反映过类似的情况,这实际上是我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存在的现实困境。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主要包括产后净化、分类分级、干燥、预冷、储藏、保鲜、包装等环节。按照现代农业理念,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应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和产前、产中相比,我们过去相对忽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产后环节。由于设施简陋、方法原始、工艺落后,造成了大量农产品在收获后白白损失掉,既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又减少了有效供给。

  从2012年开始,有关部门安排专项资金补助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扶持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建设储藏、保鲜和烘干设施等,改善产地初加工条件。

  从实践看,这项工作抓住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最薄弱、最迫切的就地初加工环节,把财政资金用在了刀刃上,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实现了“增加供给、稳定价格、拉动内需、促进增长”等一举多效的目标。

  然而,眼前的投入和巨大的需求之间还有不小距离。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民,因此,需要国家大力扶持,进一步增加项目资金规模,扩大实施区域,让好政策惠及更多农民。从另一方面看,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原料生产,一头连着市场供应,所以,在争取政策支持的同时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促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协调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张 雪)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