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左永刚:“任志强潘石屹楼市之争”折射出了什么?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6月03日

  “政府离不开房地产这只夜壶。房地产是中国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支柱,不会破裂,” 素有“大炮”之称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上周再提“夜壶论”,反驳楼市泡沫破裂。几乎同时,任志强的好友、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在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家论坛上高调绝言:“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撞到之后,不但是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更大的是金融行业的风险。”

  对于夜壶论,笔者断难赞成;但房地产产业链条长、波及面广是不争的事实。也正是因此,房地产调控和治理的方略更是要兼顾远近,从长计议。通过“任潘之争”,笔者梳理出了两大阵营,一是不希望房价下跌的阵营,二是期待房价下跌的阵营。

  先看不希望房价下跌的阵营。这包括地方政府、银行、投资客以及房地产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生存者。在前期房地产调控之下,有“土地财政”依赖惯性的地方政府,有的已经开始先于房地产开发商和银行,支撑不下去了。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为房地产“松绑”。

  银行是第二个不希望房价下跌的主体。道理很简单,房地产前端的地产金融、后端的个人住房贷款均与银行信贷有直接联系。尤其是在前端,房地产有更高的杠杆率,开发企业可以用土地和在建工程获得银行的信贷,预售之后又能靠预收款和个贷扩大杠杆率。因此,在抑制房地产的政策之下,银行与开发商的关系可谓“心有戚戚焉”。

  投资客自然也不希望房价下跌。今年2月份,杭州出现了楼盘降价,购房者退房索赔闹剧。一些购房者虽然不是投资客,但其心态似乎与投资客高度统一——房价不能跌。

  再看期待房价下跌的阵营。这一阵营包括尚未购房者和准备改善住房者。未购房者和准备改善住房者不仅希望房价下跌,更有甚者还乐见楼市崩盘,但在目前的房地产市场中,持币购房者实际上处于零话语权地位。

  让我们回头梳理一下中央政府的调控之路。从2003年开始,楼市调控经历了限购政策、土地政策、财税政策,应该说成绩也不小,但房地产供应者把持话语权的状态没有扭转。政府目前正在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现状。

  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泡沫是否会破裂,更加准确的判断可以从相关部门的报告中寻出端倪。银监会上周五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3年报》提出“严控房地产贷款风险”。《年报》明确,今年高度关注重点区域、重点企业,深入分析不同区域房地产风险的具体情况,及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缓释风险。继续强化“名单制”管理,防范个别企业资金链断裂可能产生的风险传染。

  现实中已有信号,个别地区楼盘价格下跌已有先例。笔者预计,还会有更多实例出现,而这种先例出现的频率与数量更多取决于第一大阵营的态度。(证券日报记者 左永刚)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