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方网 作者:张西流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9日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积攒下了百万枚一角钱的硬币,这让福州商贩王先生一家犯愁。近日,王先生反映说,他想把硬币存进银行,但被多家银行拒收。记者调查发现,银行大部分网点都不愿意接收零钱,但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储户存取款自由,银行不能拒绝储户存零钞。(5月28日《北京晨报》)
根据《银行法》和《人民币管理条例》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也明文规定,储户存取款自由,银行不能拒绝储户存零钞。而现实情况却是,不仅是商家,一些银行也以种种理由,拒收一元以下的零币,任由正在流通的零币在坊间“流浪”或“闲置”。可见,福州多家银行网点拒收零币,导致王先生家中囤积3吨零币,从表面上看是服务理念缺失,但实际上是对零币的一种歧视。
应该说,银行作为金融部门,理应带头维护人民币的尊严,无论面值大小,一律同等对待。问题是,一些商业银行受利益驱动,对人民币采取了“抓大放小”的经营策略,而歧视、拒收零币,则成了一种行业“潜规则”,从而也误导了消费市场,导致零币在市场遭到冷遇,流通受阻。正因为歧视零币,一些银行根本就没有“接纳”零币的初衷和能力,导致银行营业网点缺乏专门的清点、捆扎、包装、搬运零币的设备,多道工序目前仍然停留在手工操作层面上。
不可否认,零币兑换或存储耗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加之银行营业网点人员缺乏服务意识,怕麻烦,以至于多数银行营业网点都不热心兑换或存储零币。即使有的银行愿意兑换,或办理储存业务,也要违规收取“点钞费”,令客户难以接受。殊不知,零币也是国家法定货币,同样代表着国家的尊严与形象,流通中的零币随意被拒收,任其“流浪”或“闲置”,必然会损害人民币的形象与威严,也背离了国家发行零币的初衷。
因此,银行莫成歧视零币的“带头大哥”。零币作为国家公开发行的一种辅币,屡遭银行拒收,连商家、老百姓、甚至乞丐也拒收零币,给银监部门的思考应该是深层次的。厘清银行拒收零币的根源虽然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如何采取跟进对策,进一步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督促银行强化服务意识,疏通零币流通渠道,提高零币点钞效率,让零币成为“香饽饽”,流通自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