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潘石屹“剧透”中国房价能有几多看点

来源:光明网    作者:谢伟锋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7日

  “我对住宅市场不看好。我认为中国的房地产就是泰坦尼克号,马上就要撞到前面的冰山。撞到之后,不但是房地产行业的风险,更大的是金融行业的风险。”5月23日,在清华经管学院中国企业家论坛上,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联合创始人潘石屹如是表示。(5月26日中国经济网)

  潘石屹所说的“泰坦尼克号”说,从某种角度来看还真有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意味。毕竟关于房地产要撞冰山的话语是潘石屹在清华大学论坛上所说。而论坛上的讨论氛围,恐怕是见仁见智的,同时更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而在潘石屹本人在微博上的回馈上看,“泰坦尼克号”似乎成了记者给他挖的个坑。因为就房价一事发声之前,潘石屹还煞有介事地问当时有没有记者在场,而事后则有“不同的版本”被流传出来。抛出无辜中枪的表情,潘石屹又是想解释点什么呢?

  但相信记者即便有“锦上添花”的能耐,也断不可抱“无中生有”的情怀。而从新闻中来看,潘石屹对于和自己等量级的任志强颇为不敢苟同,更是对任的经济理论分析手法嗤之以鼻,“瞎掰”二字便成了点睛的评语。然而,相比于任志强的快人快语,潘石屹的“泰坦尼克号”之论调则多少带有歧义。人们纷纷在猜想,作为业界人士,小潘此刻高调唱空中国房地产,这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

  不管是精英还是屌丝,年年都对楼市拐点一说是众说纷纭。今年则有点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味,在杭州某楼盘毫无征兆地就地降价六千元之后,业主怒砸售楼部的消息打响了民间议论场的开头炮。李嘉诚出售内地楼产之后,还不忘低调地对外宣布这只是正常商业现象。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楼市外的围观者却自以为捕捉到了微妙的信息。而潘石屹旗下的SOHO中国出售上海两处房产,回笼资金52.3亿元,这倒是很好的和香港超人相辅相成地制造着市场紧张氛围。那从操盘手的经历来说,潘石屹就太具有资格来评定中国房地产的沉浮起向。

  但“泰坦尼克号”之说确实太过耸听,而且这种爆炸性的论调发酵效果具有天然性,那政府对此肯定不会乐意。毕竟房地产对于当下中国的经济实在是具有决定性的支撑作用,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各行各业的消费和就业,也是一种稳定的力量存在。就从这个层面来说,政府断不会让房地产撞上冰山上,否则后果是不可逆的。那对此知根知底的潘石屹,却又为何“千万人,吾往矣”呢?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潘石屹更担心的是房地产本来的资金链的安全性。在他看来,“信托、第三方理财、委托存款,利率都很高,质量都很差”。这种观点的潜台词是警示房价下降之后随之而来的金融风险可能。但从大背景来看,中央已经推出政策,要求金融产品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尤其是棚户区改造这样的民生工程。在此语境下,潘石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担当还是值得让我们点赞。

  楼市现在就是一场戏,搅和着房地产商、政府官员、刚需者和围观者等众多角色的大集合。潘石屹在其中固然有着大于常人的角色定位,不过台词过于抢戏,则对整个舞台起不到太好的支撑效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楼市多空双方的确进入了阵地,购买方越发选择持币观望,而政策则有着利好一面。接下来如何走,还是个未知数,不过潘石屹的一番话,却不可能有着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之用。

分享: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