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7日
从于都县城出发约30公里就来到了“开国少将”段德彰的故乡——车溪乡,梅江河穿境而过,青山绿水,一派生机。近日,笔者来到这里,感受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发生的新变化、新发展。
“民心渠”里的“撑竿跳”
5月,正值梅雨季节,沿着车溪乡盐行大道前行,放眼望去,两侧绿油油的千余亩水稻充满生机。靠着大道左侧,一条宽敞的水渠延伸开来,直通梅江河。
“这条水渠叫盐行水渠,稻子之所以长这么好,不会被水淹,就是因为有这条水渠。”正在自家地里看庄稼长势的车胜村村民王平原说,他在这里有两亩水田,先前,由于梅江河河床偏高,一到梅雨季节,河水倒灌,导致沿河的良田内涝严重,收成大打折扣。如今,新修的水渠让这千亩田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盐行水渠的修建得益于政府借力‘外援’。”随行的车溪乡乡长刘健介绍。盐行水渠规划时还差一大笔资金,如何解决这笔款项成了政府当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考虑到车溪乡常年有近5000人在外创业经商,其中在外创业的企业家有800余人。为此,该乡倡议在外创业人员支持家乡建设。
在东莞创业的段石长,是该乡车胜村人,得知家乡正筹款修建水渠,当即捐资120余万元。在段石长的模范带领下,同为车溪乡在外创业的王古杨、李桂生等也积极响应。
“盐行水渠的建成,解决了梅江涨水时造成的内涝问题,惠及车溪乡车胜村、坝脑村等几个村子1000余亩良田。”刘健欣喜地说。
“连心桥”上“党旗红”
沿着盐行大道临近梅江,一座崭新的大桥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有了这座‘连心桥’,河两岸来往方便多了。”车溪乡坝脑村村民王名权深有感触地说。河的对岸就是段屋乡,两个乡之间沾亲带故的人不少,经济往来也比较多,但之前却只能绕行到5公里外的寒信大桥。如今,盐行大桥的通行,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对岸。
“盐行大桥的建成,得益于在外党员的支持。”该乡党委组织委员郭晓辉介绍说,盐行大桥建设资金大多来自该乡驻广州党支部的党员们。该乡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通过短信、微信及时向在外党员反馈家乡建设情况,并发出支持家乡民生工程建设的号召,驻外党员通过利用广泛的人脉关系,倡导和带领广大在外创业人士为盐行大桥建设捐款捐物。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车溪乡着眼于‘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大力改善民生、服务民生,并借助在外创业人员、驻外党支部等力量,让民生项目广惠于民。”该乡党委书记曾向荣说。目前,该乡先后向社会各界力量筹集资金60余万元用于圩镇至车溪初中路段140余盏路灯安装建设,为附近学校1500余名学生照亮上学路;筹集资金78万元用于圩镇街道路面整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