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河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0日
■截至2014年3月底,河南贷款余额2.42万亿元,与4.02万亿元的存款余额相比,存贷差高达1.6万亿元,存贷比仅60%,远低于今年2月底全国70%的平均水平。
■作为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的河南,却将宝贵的存款调拨给别的地区,而河南省内的中小企业却长期资金紧张、嗷嗷待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金融业内人士称,这是因为河南“没有总行”的原因。
民营银行胎动:楼梯响了很久,终于有“人影”了。
有消息称,5月11日,一直“传说”中的河南第一家民营银行——中州发展银行第一次筹备会在郑州举行。
会上成立了中州发展银行筹备组,并通过了筹备组成员名单。
据介绍,中州发展银行拟采用“差异化经营策略”——“投资银行业务与财富管理业务可在风险管理前提下实现有机融合,其精髓是混业经营理念下的资源整合效应、价值提升效应与价值共享效应。投资银行业务与资产管理业务可有效带动存贷等基本业务。”
一位接近这次筹备会的人士对记者说,投资人是河南中财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中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河南丰利能源有限公司以及其他河南民营企业、自然人等共10家。
记者就此向相关公司核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这个阶段,没有太多的信息可以透露。”
事实上,河南知名企业和民营银行的“绯闻”屡有传出。
建业、思念,都传出“筹备民营银行”的风声。亦有消息称,河南上市公司太龙药业、中孚实业、焦作万方、新野纺织等着手布局民营银行。
而关于“河南民营银行”,在河南的政经学界都已经酝酿了太久了。早在2012年河南省两会时,省政协委员张晓盈的提案是:建议成立河南民营银行。
他对记者说,“河南省有超过40万家中小型企业,其总产值占GDP的61%,税收占51%,增加就业占85%。这些中小企业几乎都是河南的民营企业,以它们的经济占比、经济总量应该支持其组建河南的民营银行,专职服务于河南的民营经济,补充河南股份制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扶持力度的相对不足”。
张晓盈认为,几年前,以魏杰教授领衔的中国长城金融研究所,开启了民营银行的研究,随后在全国成立了五家民营银行为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探索成立河南民营银行,是顺势而为,未来也将极大支持河南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发展。
2013年11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表示,“将积极向中国银监会争取政策支持,探索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推动省内符合条件的地方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发起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
2014年3月11日,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两会”记者会上表示,首批5家民营银行分别在天津、上海、浙江和广东开展试点,浙江获得两家试点名额。尚福林说,试点采取共同发起人制度,每家试点银行至少有2个发起人。上述试点银行工作将由参与设计试点方案的阿里巴巴、万向、腾讯、百业源、均瑶、复星、商汇、华北、正泰、华峰10家民营资本参与。
没有“总行”,河南人只能“奉献”?
不可否认,相较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河南的金融业不算是发达。
资料显示,连续多年,河南省的贷款增量和增速在全国25名之后。截至2013年6月中旬,全国贷款与GDP比例约为129%,而河南省贷款只占GDP的68%;全省贷款占存款的比重不到70%,有的市地只有40%。
截至2014年3月底,河南贷款余额2.42万亿元,与4.02万亿元的存款余额相比,存贷差高达1.6万亿元,存贷比仅60%,远低于今年2月底全国70%的平均水平。
即便与中部其他省份相比,河南在存贷比方面也有不小的差距。河南省银行业存贷比指标在中部六省的排位,2007年是第一位,2012年跌到了第五位。
作为经济并不是十分发达的河南,却将宝贵的存款调拨给别的地区,而河南省内的中小企业却长期资金紧张、嗷嗷待哺,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
金融业内人士称,这是因为河南“没有总行”的原因。“工农中建交这五大行和股份制银行肯定要听总行的调拨,相对来说,在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回报率更高,银行从经济角度这么做有它的道理。河南现有银行机构23家,但没有一家总行,河南就是吃这个亏。”
河南的官方和民间都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在民间“民营银行”的努力之外,河南官方关于“中原银行”的努力一直没有停止过。
2005年4月,河南省出现组建中原银行的呼声。
2005年6月出台的《关于构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意见》显示,郑州市明确提出要组建中原发展银行,由郑州、洛阳、焦作、开封等地城商行联合重组,引进境内外的战略投资者、改善股权结构、完善公司治理。但未能付诸实施。
2007年11月5日,省政府颁布《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纲要》,内有中原银行的具体规划。但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又被搁置下来。
沉寂6年后,2013年,在河南省、全国“两会”上,来自企业界、金融界和政府部门的代表委员们呼吁——设立支持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更多服务河南企业的中原银行。
2013年4月11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2013年河南省金融工作专项方案的通知》,提到要积极组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由省政府金融办牵头,抓紧研究组建省级银行的可行模式,综合考虑各种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3月底前提出组建方案报省政府研究,争取年内获批筹建。
2013年年末,作为许昌银行股东之一的瑞贝卡发布公告称,许昌银行在其召开的2013年度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参与河南省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合并重组的议案》,这也标志着经过多年的等待,中原银行的设立终于进入倒计时。
通过瑞贝卡发布的公告,中原银行的组建细节也浮出水面,即由许昌银行和开封、安阳、鹤壁、新乡、濮阳、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等共计13家城市商业银行进行合并重组,设立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原银行”。
河南现有城市商业银行17家,是全国拥有城市商业银行法人牌照最多的省份,但实力普遍较弱。除郑州银行和洛阳银行外,河南省大部分的城商行资产规模都不超过400亿元。截至2013年6月底,河南省最好的城市商业银行郑州银行的资产规模才1224.9亿元,而即将合并重组设立中原银行的河南省内13家城商行,更是规模偏小。截至2012年年末,许昌银行总资产仅为142.77亿元,另一家实力稍强的开封银行总资产规模也不过为200.65亿元。业内人士表示,在如今银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这13家城商行的实力单打独斗,显然发展潜力有限。若效仿湖北银行的设立,将这些城商行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省级银行,就能够发挥银行的规模效益。
相关人士指出,虽然中原银行已是呼之欲出,但其也将会面临多种难题。参与组建的各地城商行资产良莠不齐、发展程度不同及股东人数等问题,将会是其所面临的困难所在。此外,各家银行如何协调股份配置比例问题,也需加以解决。
那些急于和正在“触金”的河南企业
无论是苏宁云商,还是格力电器,只要一触及“民营银行”这个概念,股票就一飞冲天,哪怕这个概念还在捕风捉影阶段。“你不能低估市场的理性,看2013年的年报,16家银行的利润占到2000多家上市公司总利润的4成,你还觉得股民的选择是不理性的吗?”鼎盛投资首席分析师李东健对记者说。
其实,不仅仅是民营银行,企业几乎对参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热情高涨。
河南A股市场近70家上市公司中,至少16家上市公司以参股小额贷、民营银行、财务公司,甚至担保公司的名义进军“类金融”行业。
今年1月份,佰利联发布公告,称公司出资5000万元参股小额贷款公司,占总股本的50%,并居第一大股东。2月份,多氟多发布公告称,公司出资5000万元参股小额贷款公司,且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12年,明泰铝业出资9000万元,占股60%,成立一家小额贷款公司。通达股份与恒星科技联手在洛阳成立了万富小额贷款股份公司。
两年经营,尝到甜头的万富小额贷款股份公司已把小额贷款经营的触角延伸到了郑州,足见对小额贷款经营的上心。而在铝价大跌的大环境下,明泰铝业主业不赚钱,但小贷公司却是盈利的。
中原高速、宇通客车、郑州煤电、瑞贝卡、华英农业等上市公司“掺和”了地方城市商业银行,雏鹰农牧等上市公司不仅参股地方农商行还参股担保公司。
神马股份和平煤股份与共同的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共同出资10亿元成立了财务公司,开始了“类金融”业务经营。
那么参与金融,或者民营银行,一定能稳赚不赔吗?
中国银监会特邀顾问、工行原行长杨凯生在公开场合表示,民营银行有三大误区需要注意:第一,民营资本发起设立银行,是否可以赚大钱;第二,是否可以解决自身融资难的问题;第三,是不是可以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银行是不是暴利行业,舆论一直在谈论。杨凯生指出,经分析比较银行业和制造业的资产利润率和资本回报率发现,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的总资产是银行业总资产的1/2,但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是银行利润总额的3倍。也就是说,银行业的资产利润率比工业要低,这说明银行是高度规模依赖型的,杠杆率比较高。
“投资办银行,想获得较高的利润和回报,必须将银行办到一定的规模,但又带来一个问题,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受到资本的约束。”杨凯生说,民营资本腾挪资金到金融业,需要把控宏观和微观的问题,不能简单化地来看。(记者刘方)
(原标题:河南本土资本竞相“触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