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5日
2008年创办时,赣州一恒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企业:无主导产品、无生产场地、无管理团队,董事长吴冬萌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赣州开发区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的帮助下,租下生产车间和办公室,开始最初级的来料加工。
用吴冬萌的话说:“这样的企业,光是赣州,每年都要消失百来个。”
5月8日,记者来到一恒机械的时候,它已经拥有自己的4000平方米厂房、60台设备、独立办公楼、完整的运营模式和管理团队,并且正向着更广阔的领域拓展。
一恒机械从小微企业开始,却没有像许多小微企业一样消失,它坚持了下来,并从小企业中孵化出了属于自己的大梦想。
工艺革新:
再造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
问及一恒机械刚刚创办时主要业务是什么,吴冬萌从不避讳,他坦然地说:“就是来料加工,做最没有技术含量、人力需求最高、获利最低的汽车传动系统零件。然而积少成多,一点点积累资本、经验和技术,2011年,公司在赣州开发区香港工业园购买土地,建起了自己的厂房,开始了工艺革新、发展道路转型的历程。”
一恒机械的工艺革新从流程再造开始。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一恒机械的专业技术人员从普通设备:车床、磨床、铣床、钻床入手,从传统工艺:磨、铣、拉、钻开始研究,通过合理搭配流程的次序和工艺的使用,琢磨出提升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的办法。
“举个例子,公司拥有一项专利,在生产汽车传动系统一种零部件的时候,我们颠覆性地将本应该用‘铣’这种工艺生产的零部件改用‘拉’的工艺生产,再造生产流程,形成一个循环,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用老工艺,一个员工只能开一台设备,每天生产零部件500个,而新工艺允许一个员工同时开两台设备,日产量达到了2000个。”
工艺调整的同时,一恒机械配合着进行了设备的革新,让操作更简单。吴冬萌说:“在设备和工艺的配合下,公司已经可以进行‘傻瓜生产’,随便找一个从没操作过设备的人来,培训几个小时,就能上岗。”
如今,一恒机械有了自己的研发队伍,拥有5项技术专利,自主研发的花轴键在汽车改装领域潜力巨大,公司生产的产品也从零件到完整工序的部件,产品市场扩展到江西、江苏、安徽、广东、福建等省。由于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开始将目光瞄准零部件生产的关键环节,只承接最具技术含量和利润空间的生产环节,用技术优势弥补企业规模的不足,实现稳健发展。
顶层设计:
坚定多元化发展的圆梦之路
“顶层设计”的概念,在采访中多次被吴冬萌提及,他说,在一恒机械还是一个专注来料加工,努力求生存的小企业的时候,这个“顶层设计”就已经存在了,一恒机械将致力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并立足自身优势,拓展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业领域,寻求多元化发展。
“那时候,这样的顶层设计是个梦想,而现在,一恒机械已经踏上了圆梦之路。”吴冬萌说。在技术不断成熟、订单逐渐稳定的情况下,一恒机械一面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加强优势产品的研发,一面逐步将生产的产品由汽车零部件为主拓展到精密机械、风能发电、照明等领域,和大企业、大项目合作,参与产品关键部件的研发和优化。目前,一恒机械研发的差速器正在德国的实验室进行为期半年的测试,产品精细度在国内领先。
2013年起,一恒机械开始立足自身在机械零部件领域的技术、设备优势,围绕周边企业提供特殊应用途径零部件的研发、机械维护、咨询、科研型报告、科研技术支持等一系列服务。目前,一恒机械已经和周围的虔东稀土、燕京啤酒、万宝至马达等企业达成了服务协议。“我们有技术、有专业知识,可以为周围企业提供机械设备领域的服务,而开发区提供了一个企业集聚发展的良好平台,让我们的服务业务开展得更便利,形成双赢的局面。”吴冬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