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监会提示地产投资风险 要求险企保持低调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证券时报记者 潘玉蓉

  险企在各地大举拿地的做法,令竞争对手地产公司大呼“玩不起”,也引起了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

  险企被要求“低调”

  近期险资在资本市场频频举牌,在地方土地市场上攻城拔寨,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上周中国保监会召集涉足养老地产的几家保险公司高管开会,要求保险公司关注投资风险,保持低调。

  在4月28日中国保监会召开的第二届保险投资风险管理培训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表示,保险资金运用需要特别关注六大风险问题,其中便提到了保险资金不动产投资的顺周期性风险。他还提出,保险公司投资冲动和能力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资金运用风险管理薄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4月份参加过深圳宝安地块拍卖的养老地产开发公司恩歌源投资公司人士李德雄表示,按照险企拿地的成本测算,单个床位的月费可能要达到1万元到1.5万元,这意味着开发后只有做高端养老这条出路。据李德雄测算,地价加上工程建设成本,收回投资就要25年,占去了使用年限的一半,“我们玩不起。”

  一位保险公司人士则表示,保险公司开发养老地产是保险产品和服务的延伸,比单纯做养老社区的地产公司更具优势。他说,目前北上广已经出现了一些非常受欢迎的高端养老会所,这说明高端养老市场的前景广阔。

  土地出让趋于谨慎

  虽然保险公司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地方土地“招拍挂”现场,但是真正拿到土地使用许可证的并不多。

  证券时报记者查询全国30多个地方的土地整理储备中心网站发现,今年以来,生命人寿、前海人寿拿到的3块地很可能是全部案例。

  某大型保险资管公司人士表示,总的来说,各地政府对保险资金是欢迎的,但是保险公司建养老地产对土地面积要求太大,而且税收低,地方政府也有所顾虑。更重要的是,国土资源部对于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申,令地方政府不敢逾越雷池,未来土地出让收紧是一个趋势。

  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姜大明在2014年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就表示,中央要求东部三大城市群发展要以盘活土地存量为主,今后将逐步调减东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除生活用地外,原则上不再安排人口500万以上特大城市新增建设用地。

  这一政策基调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敏感神经。未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未来的工业和商服用地,只能以盘活存量为主,没有增量可用。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以后土地更少,地价更高,土地将更难拿。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