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12日
护理学创始者南丁格尔曾说:“护士要有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干护理这一行,要有严谨的职业操守,要有守护生命的热情和责任。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举行临床技能大比武、组织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等活动,护理水平、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在护理一线,白衣天使们用爱和专业,为护理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传递着医者仁心。
优质护理让病人放心
“小邹护士蛮有爱心,对我们照顾得很到位,在这里治疗感觉心情很舒畅。”近日,患者口中的“小邹”,是赣州市肿瘤医院放疗一科的90后护士邹称秀。60多岁的张女士因乳腺癌脑转移在医院放疗一科治疗,平时没有亲属在身边,且单眼失明,她入院后,邹称秀主动担负起照护角色,平时为她端水洗漱、梳头穿衣、整理床铺,还经常用自己的饭卡免费为她买饭菜。面对患者的夸赞,邹称秀常会微笑着说:“这些都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他们生活开心、病情逐渐好转,我也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观念和模式的一场革命。”采访中,不少医务人员表示,护士好比大夫的耳目,病人的卫士,护士通过细心服务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及心理变化,不仅提高了医疗质量,而且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31岁的郭天兵因为一场车祸导致高位截瘫住进了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横祸突至,让他一直无法接受,屡次产生轻生的念头,对医生和护士也带有一定的情绪,特别不配合治疗。护士肖艳平得知后,在工作之余,不断开导和安慰郭天兵,陪他聊家长里短,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渐渐地,郭天兵打消了轻生的想法,开始主动接受医生的治疗,而且每次去做高压氧治疗时,他都要求肖艳平陪他去,用他的话说,“肖护士能让我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她是最可爱的白衣天使。”
据了解,我市2010年推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至目前,全市共有43家二级医院259个病区开展了优质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改进了护理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加强了护患沟通,提高了病人满意度,获得了社会的赞誉。
特色护理“对症下药”
所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医疗服务中,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开展了优质护理帮扶活动,三级医院帮扶二级、一级医院,对下级医院开展专科指导、人才培养。各医院也以优质护理服务为导向,打造本院的护理服务品牌。
对患者而言,心理压力往往大于疾病本身。为帮助病人开展心理疏导,市肿瘤医院引进了心理学硕士担任心理疏导师,成立医院心理疏导小组,为肿瘤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减轻恐惧感及心理负担。
在市妇保院,记者看到,所有优质护理示范病区都配备了微波炉、洗衣机、烘干机。儿科住院大楼6个优质护理示范病区还为儿童提供摇摇车。儿童消化内科备有奶瓶消毒机。市第三人民医院根据自身专业优势成立了老年康复护理科,护理人员除为老年患者进行疾病治疗的日常护理外,还要组织安排老人们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运动治疗,如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工娱康复活动、关节功能锻炼、瘫痪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等。
赣州市护理学会理事长丁梅表示,护理实际上跟治病一样,应该“对症下药”。随着社会的发展,护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对护士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护士们的工作从打针、拿药、洗头、喂食、剪指甲等医疗生活护理,向关心患者的疾病、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关系扩展。
为有效提升护理技能,市护理学会积极为护理人员搭建学习、交流和传递新信息的平台。目前,我市共成立了老年病护理、肿瘤护理、精神心理护理、中医护理等12个专业委员会,各专业委员会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信息传递的窗口,形成一个知识互通、信息共享、团结互助的学术团体,有力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