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荆楚网 作者:尚恩洁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06日
2014年秋季新学年起,江苏省内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实施调整,江苏省物价局昨日公布了公办学校学费标准表。除艺术、农林两类学科学费标准保持不变外,文、理、工、医学、体育、公安六类学科学费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最高上涨比例为17.2%。(5月5日新华网)
公办高校学费上涨并不稀奇。自去年以来,多地高校开始新一轮学费涨价,福建、山东、湖北、贵州、天津、广西6省份均上调了高校学费。诚然,随着学校建设的需要和家庭经济实力的增强,学费涨点无可厚非。但是,物价局就这么一张价格表发布出来,没有列出的涨价的原因和合理性等,好像一声令下说长就长,对此民众心中可是一笔“糊涂账”。
虽然各省物价局在涨价之前都召开了听证会,称参与人员对于涨价方案多数通过,纷纷表示涨价存在合理性。但二三十人真能够代表民意?值得掂量。曾有报道称,在贵州省高校学费涨价的听证会上,33名参加人员一致同意上调学费标准,而会场外数位市民表示高校学费不该涨。
观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10%。中国目前各类学校约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在求学的道路上遇到经济困难。所以,高校学费上涨是否真的是如听证会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民心所向”,笔者实际上不敢苟同,除非奖助学金和助学贷款等也大幅上涨,还可能缓解学费上涨后对他们的压力。
就算如官方所讲,适当提高学费,家长合理分担教育成本,可以让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增强高校的办学实力和水平,让学生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虽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涉及教育这种公共事务上应该保证民众的知情权,所谓保证知情权,不是仅仅告知民众要涨价,而是应该像列出学费表格一样列出涨价理由的清单,有关部门应该给百姓算清其中的账。不说清,就会让民众觉得不清不楚多交了钱,容易引起民众的不满,社会不安。
最后,每次有省份宣布高校学费涨价,都会有质疑,资金怎么用?是否建立了相关的监督机制?然而,往往物价局宣布学费涨价后就没有了下文。目前笔者没有看到有后续报道说建立了什么样的监督机制来明细钱怎么使用。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学费已上涨,监督机制必须要建立和完善,花费明细要定期公布,接受大众监督,让家长血汗钱真正用在提高教育的刀刃上。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