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陈学慧:实业强则国强 向实体经济要增长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8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近期推出的一些改革举措及政策指向,也旨在为实体经济“松绑”。这是抓住了稳增长的“牛鼻子”。

  实体经济既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科技、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可以说,实体经济是财富的直接创造主体。实体经济强,则就业能稳,增长能稳,经济基础能稳,社会稳定也就有了更为坚实的保障。

  实体经济堪称抵御各种风险挑战的基石。至今仍未让世界经济走出泥潭的国际金融危机,其重要根源之一就是一些发达经济体虚拟经济过度膨胀,且与实体经济脱节。目前,无论竭力促使制造业回归的美国,还是大力提升制造能力的德国和日本……,世界各国无不把发展实体经济作为重振经济的良药,千方百计通过发展实体经济来实现经济增长。

  发展实体经济正是当前稳增长的主要抓手。当生产打火机的企业家抱着现金去抢购商品房,当制造厨房设备的企业办起了投资公司,当一些上市公司放起了“高利贷”,人们看到的是虚高的资产价格和潜在的资产泡沫,甚至可能是有人因资不抵债而被逼跳楼的风险。实践证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要进一步强盛起来,得坚持走工业强国之路,得继续靠壮大实体经济。须知,“泡沫”之上立不起经济增长的万丈高楼。

  发展实体经济可谓恰当其时。从中央的部署来看,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各项举措接连出台,如进一步简政放权,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大对小微企业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营改增”扩围;实施促进信息、旅游、体育、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

  政策营造的是促进发展的外部环境,真正让实体经济发挥作用,终究要靠企业自身的信心和努力。实业强,则国强。企业应有这样的担当与抱负。(经济日报记者 陈学慧)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