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工业 >> 正文内容

转型发展 让全南工业更出色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8日

    这个春天,全南工业发展春意盎然。一季度,全县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12.35亿元,同比增长19.31%;规模工业增加值3.2亿元,增长8.54%;主营业务收入13.44亿元,同比增长20.34%。在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数据的背后,全南工业发展的成色到底如何?近日,笔者走进全南工业园区进行一番探寻。

    A

    主色——“龙头”舞动质效双升

    连日来,江西广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为赶在5月开工投产,正在进行员工岗前培训。这家致力于稀土深加工的企业,投产后可实现年产三基色荧光粉1200吨、纳米晶稀土散热材料1500吨和LED节能灯1亿只。

    目前,通过优势主导产业抢占战略高位,成为全南工业提质增效发展的主色调。全南伟业亚太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容开志告诉笔者:“我们公司主要生产军工领域的高纯氧化锆,总投资3.6亿元。在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可实现年产高纯氧化锆5000吨,年销售收入9亿元。”

    顺应产业发展规律,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再到逐渐培育产业链条,全南的矿产品产业地位不断提升。全南晶鑫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项目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吨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剂。该公司与之前落户全南的晶环科技、伟业亚太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从开采、选冶到应用产品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为培育壮大稀土、氟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全南县优先发展稀土新材料精深加工主导产业,对重点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对重大投资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推动现有骨干企业增资投产、改造升级、强强联合。目前,该县氟新材料产业基地被批准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该县工业园区被批准为省级民营科技园,广研光电三基色荧光粉及LED节能灯、晶鑫汽车尾气净化剂等项目被批准为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

    B

    变色——创新驱动结构优化

    近日,全南县超颖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杨佳平告诉笔者,公司一季度的统计数据让他感到很满意。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到如今以“黑马”的姿态闯入国内同行视野,该公司用了7年时间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并成功抢滩海外10多个国家的微电机市场。

    面对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全南在战略上主动求变,向高端科技方向疾进,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产出,创新驱动让全南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该县完善了企业创新补偿机制,充分应用税收等经济杠杆,对企业创新给予政策优惠,鼓励企业按其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开发基金,以弥补进行科技开发、技术创新时可能产生的损耗。同时,该县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使各类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目前,该县汇集20多家龙头企业,联系100家科研机构,让县内企业与国内外知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攀亲联姻”,依靠“科技大树”,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共建研发基地的模式。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全南的创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出。该县润辉、东珠、瑞星等3家针织机械制造龙头企业共同组织资金、人才进行科技创新,研发出了填补国内空白的电脑针织机,在工作效率上是手工针织机的8倍,而且价格比进口机械便宜一半,产品一经投放就赢得了广阔市场,平均每年为企业新增利润1700多万元。

    伴随着针织机械的更新换代,全南县现代轻纺业也进一步优化,该县近百家针织小企业“提档升级”,以技术提升赢得发展机遇。全南县东鼎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熊智霖告诉笔者,尽管针织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但公司一季度销售额仍呈上升趋势,且目前订单与去年相比还要多一些。熊智霖说,这主要得益于企业及时淘汰手工机械,电脑机械的多样化设计及更少的人力投资让公司赢得优势。技术的红利,让包括东鼎制衣在内的两家现代轻纺公司提前跨入该县规模以上企业行列。

    C

    底色——低碳引领科学发展

    钨矿曾是全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过去钨矿的兴旺却给当地带来了废料处理的难题。如今,那些无人问津的尾砂废料和原生细泥,却成了抢手货。全南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先后投资1800多万元对高能耗设备进行更新,并改进工艺流程,每年从这些废料中淘选80吨以上的钨精矿。

    在土地、资源的倒逼下,低碳循环成了全南工业发展诸多色彩中的浓厚底色,内涵式的发展让全南的GDP更绿。数据显示,该县有3个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82.51%,水质常年保持在Ⅰ类、Ⅱ类,空气质量保持在二级以上。据权威部门监测,该县生态状况指数为88.88,列全省第六位。该县工业园也跻身全省首批生态工业园区。

    为呵护青山碧水,全南县以创建南方生态屏障、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为契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加快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构建可持续增长的新型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对重点用能企业进行跟踪指导和管理,签订节能责任书,督促企业编制节能计划,完善用能用电管理制度、工作责任制度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在技术节能、结构节能和管理节能上狠下工夫,努力做到“增产不增能、扩建不扩能、增能靠节能”。

    政策红利使得全南的循环经济日新月异。在全南圣保罗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经过高温搅拌定型的秸秆、木屑,转眼间成为一扇扇平整、结实的木塑门。目前,该县共发展循环经济企业8家,年利用工业废渣60万吨,回收利用废气50万立方米,节约原料成本3000万元,年实现循环经济产值近亿元。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钟慧燕 钟晓源 曾建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