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old>> 赣州财经频道>> 赣州县域经济 >> 正文内容

搬得出 有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5日

    时下,走马于都县城乡,只见一排排白墙黛瓦的楼房错落有致,一条条平坦宽敞的街道四通八达,一张张幸福笑脸布满乡村田野……近年来,于都县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罗宵山脉连片扶贫开发等重要机遇,以贫困重点村为主战场,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创新,让扶贫开发中的搬迁家庭搬得出、有发展。

    搬得出:崎岖小路挡不住追求幸福的愿望,要搬离深山,告别危旧土坯房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享受到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雨淋不着、风刮不到,这样的房子,做梦都想有。”

    “原来就是有土特产想卖掉,因为路远、不好走也卖不出。”

    近日,记者来到于都县岭背镇石井移民新村小区,58岁的村民李志东热情地与记者攀谈起来。在李志东的两层“小别墅”里,只见屋内装修美观大方,电冰箱、液晶电视、油烟机、电热水器等家电一应俱全。

    李志东以前住在离圩镇20多公里的岭背镇山田村下坯组,一家七口挤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危旧土坯房里。山里唯一一条崎岖山路不仅出行十分不便,还禁锢着他的梦想。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像一声春雷,唤醒了他心底里最朴实的愿望,“我要离开深山,我想有个能遮风挡雨的家。”在政府的帮助下,李志东终于搬离深山,在镇上安了新家。

    近年来,于都县将移民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根据各乡镇发展现状和特色,探索实施商住开发、规划引导、整体搬迁、项目带动、引农入城等12种模式,解决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难题,统筹兼顾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和扶贫开发工作。

    邻近县城的岭背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的2000户新型社区是于都扶贫开发的又一新亮点。该点以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为突破口,结合移民扶贫、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规划建设集中安置小区,同时配套教育医疗、居家养老、文化休闲、商贸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一期项目建成后可安置村民近500户。为让村民过上小城镇生活,去年,岭背镇对全镇进行规划,重点打造以圩镇为中心的综合功能核心区,在核心区建设可容纳2000户土坯房改造户、移民安置户的集中安置小区。”岭背镇党委宣传委员肖旭介绍说。

    有发展:移民进城拎包入住,创业、就学、看病,样样不烦心

    上欧工业新区是于都移民搬迁扶贫安置点,在施工现场,只见工人们头戴安全帽,手拿肩挑,机器轰鸣声、钢筋切割声,交织成一首加快发展的交响曲……

    “听说工业园的安置新区地段非常好,规划标准很高,配套非常齐备,村民们都非常高兴。”家住罗坳镇的村民温八月对记者说,“我已经申报了工业园集中安置,现在县工业园打工,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搬进新房了。”

    坐落在于都县工业园旁的上欧工业新区移民搬迁扶贫安置点,是该县大力实施深山区群众移民搬迁中的又一大手笔。区内有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及银行、超市等商业网点,按照现代综合社区标准建设。为使这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该县组织了“三送”工作队队员、乡村干部深入整体搬迁对象所在村、组座谈、上门入户宣传;逐级层层审核公示,确保移民扶贫整体搬迁工作公平、公正。

    “搬得出”还需“稳得住”“有发展”。“进了城,总要有生存的能力,就怕没有技术。”和温八月有同样担忧的人不少。为了让进城农民更好地就业,于都县对进工业园安置区农民开展定期就业创业培训,并优先安排在工业园企业就业;探索“城镇居住证”社会综合服务制度,对持有“移民证”的县城自主创业移民户,优先办理2万元至5万元的小额贴息贷款;子女入学享受与安置地所在村民子女就近入学的同等待遇。

    目前,总投资3.6亿元的上欧工业新区移民搬迁扶贫安置点已开工建设,建筑面积达14.3万平方米,可安置1300户山区移民“进城入园”,项目预计在今年年底可全面竣工。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钟小明 记者徐金侦

[版权与免责声明]

热门新闻

  • 还没有任何内容!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