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高德胜:互联网促传统银行吐故纳新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3日

  2013年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标志性事件之一是余额宝的横空出世。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P2P网络信贷、移动理财、大数据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它们在商业银行的各个传统领地攻城拔寨,分食银行业的“蛋糕”。一时间,有人惊呼“互联网金融将颠覆传统银行业”。

  其实,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各有优势,二者并非谁取代谁的“对决”关系,而是将日益融合共生并长期竞争发展。互联网金融不仅不会取代传统银行,反而会为银行注入新的变革动力、创新活力,为银行业转型提供新的参照与方向。

  作为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互联网金融尽管表现形态五花八门,但万变不离其宗,其本质依然是金融。互联网金融所涉足的领域,并没有超出传统银行经营的范围,改变的是交付产品的渠道。从迄今为止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形态看,其交易模式仍然离不开传统银行的参与。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浪潮,银行并不是封闭者和旁观者。在这一轮互联网金融热潮兴起之前,银行业一直在持续推进自身的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从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来说,银行才是互联网金融更早的开拓者。各银行早已实现线上交易,使客户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随时、随地、随心”的安全便捷的服务体验。如今,银行服务更已升级到移动金融时代。

  面对新一轮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作为个体的银行或许因应对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兴衰浮沉,但作为整体的银行业必将吐故纳新、与时俱进。各大商业银行均把网络金融作为战略重点,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银行。这些变革一是聚焦在移动支付领域,银行把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嫁接到移动端,以微信银行、移动银行APP、掌上客服等新型载体为客户提供移动支付通道;二是进军电商领域,将银行线上业务与客户的线下消费及实体商户紧密结合;三是选择与互联网公司合作。

  银行开启互联网金融时代的自我变革与创新,需要把握以下重点领域:

  一是加快线上线下平台的融合。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拥有广泛的实体网点是银行不可替代的优势。通过线上、线下服务模式的融合,智能化网点和移动终端的融合,提供全面、综合的金融业务和全新的服务体验,银行在这些方面均拥有很大的优势。

  二是持续创新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银行要积极开展与电子商务产业链的融合和交叉渗透,聚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企业等多方资源,整合全流程的服务链条,打造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提供全场景金融解决方案。

  三是充分应用和挖掘大数据。大数据为银行提供了全新的思维。大数据应用将改变银行传统的风险理念和信贷文化,实现对风险的精准评估、监测和及时把控。同时,要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全面掌握客户消费习惯,实施金融产品的精准推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真正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引领的高度智能化金融服务。(经济日报记者 高德胜)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