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4月1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20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2014年是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成立20周年,国家发展研究院安排了一系列的庆祝学术活动,4月19日为特别庆典日。林毅夫、张维迎、姚洋等参加了庆典活动。
在庆典的第三个环节“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论坛”,参与论坛讨论的嘉宾有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宋国青,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论坛由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主持。以下为宋国青发言选录:
主持人:我们现在面对的一些金融风险,包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讨论比较多,像信托产品等等,这里面有一个特别敏感的问题,就是违约的问题,就是能不能有违约?会不会有违约?有很多人一说起这个问题就说不行,因为你一违约有两大问题,第一就是融资条件恶化,投资就保不住了。更重要的是你一违约就是雷曼兄弟的开端。我想问樊纲老师一个问题,有的经济学家提出来,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定向爆破来增强市场安全,有没有可能?
樊纲:首先我认为,如果我们金融体制还是完全政府全部担保,或者隐性担保,永远没有违约,这个市场是没法发展的。这也是改革体制变化的需要。有些违约才能真正暴露风险,真正使投资者认识到风险。
会不会引爆,山都爆了?我个人并不认为真是有这样的大的问题。我们过去金融体制里面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没有存款担保,没有银行的保险体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有了影子银行,又缺乏一定的监管,缺乏必要的信息披露。它有一些基本的制度。我们银行过去几年还是建了很多风险的监控机制。
第二,像影子银行这些东西毕竟还是少数人的投资机制,包括银行的那些理财的东西,都签了风险担保协议,一开始承诺可能会有风险。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过于担心它会产生什么系统风险。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也可适当做点事情。是合理的东西,是政府责任的东西,政府要担过来,这个也是必要的。但是我觉得现在应该打消一定的顾虑,应该允许至少出一些事件,然后暴露出问题让大家得到警示。
刚才你说的问题也好,前面说的问题也好,都反映出一个重要的政策趋向,就是现在的金融改革不能光想着银行,不能光想着当前的杠杆率等等问题,要看到我们这是一个系统。金融领域是一个大的概念,它既包含银行,又包含资本市场,又包含债券市场,甚至包含了政府的财政方面的政策,很多地方融资的问题是财政体制需要改革的问题。这些问题加在一起,构成了我们整个金融体系。整个金融体系需要各个角度开放,各个角落都需要进行改革,我们的整个金融风险才能控制。只突出一点,有时候反而会加大金融风险。在大的格局下我们有一个思考,允许各个领域都能往前推进,我们金融体制改革才能往前推进。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