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北京“以房养老”试点为何无人问津?

来源:荆楚网    作者:孔图图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21日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去年年底开始,北京在右安门街道试点"以房养老"。试点4个多月以来,以房养老一直无人办理,遭遇冷落。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李红兵表示,以房养老只是一种金融产品,并不是政府的基本养老政策。(中国新闻网4月21日)

  “以房养老”这个话题很早就被提出,所谓“以房养老”,也就是“住房反向抵押贷款”,老年人可以将自己的房产抵押或转让给银行保险公司或专业养老机构,由这些金融机构支付老人的养老费用,以解决老人们的养老金不足问题。这种贷款方式最大的特点是分期放贷、一次偿还,因为与传统的按揭贷款相反,所以被称为“倒按揭”。

  这项在国外发展成熟的业务,在我国为什么一直没有得到社会积极响应?

  首先,中国有房产要留给后人的传统观念,在“养儿防老”的观念下,老人给孩子留遗产,孩子为老人养老,是中国两代人之间建立在亲情上的特殊利益关系,房产上写着老人的名字,但房子肯定要留给孩子的,如果老人“以房养老”,在孩子眼里可能太不近人情了,老人就有可能难以获得儿女的情感关怀。另外,房产是否是老年人独立自有,儿女对“以房养老”的意见是否存在分歧,也会影响该项政策的推进。

  其次,现有产品设计不合理,也让老年人顾虑重重。现在贷款期限只有10年,可10年之后呢?很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人老了,贷款花完了,房子也归银行了。

  再次,不少老人对“以房养老”机构不信任,我国市场上还缺少成熟、专业化的商业机构来开展这一业务,客户对相关机构缺乏信任,加之,房产在中国的价值太高,很多人穷其一生只买了处房子,怎么敢轻易把房产抵押出去?国内房价波动和物价指数的影响也加大了实行难度。

  但是,现在的社会正逐步的步入“421”的家庭结构,老年人所占的比例逐渐加大,这时就需要从社会上的金融机构寻求帮助,以便将不动产变为现金,满足养老需求。如果国内试点成功的话,对于解决老年人的养老资金问题和盘活已有房屋资源都有积极意义。

  每一项政策的从设想到落实,都需要面对社会各界的褒贬,群众的满意,是政策继续落实的动力,群众的不满意,也说明这项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认为,只要是逐步健全我国的服务制度的行为,哪怕是不成熟的探索,我们也该给予鼓励和谅解。

分享:

来源:荆楚网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