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水价提了,水质会好吗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商 旸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8日

  保证水质趋好是道“综合题”,提水价有帮助,但还有很多管理工作需要改进

  17日北京举行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水价上涨已成定局。每一次自来水价格的调整,都会引发民众的普遍关注。价格过低,不利于节约资源,这已成为共识。此外,也有说法称,过低的价格会影响供水质量。此说成立吗?

  自来水作为一种公共资源,长期以来实行政府定价,一直秉持低价原则,甚至出现“成本倒挂”现象,导致供水企业亏损运营。相对低廉的价格的确减轻了居民的用水负担,却使供水企业运营成本过重,迫使企业不得不通过削减成本的方式来维持运营,降低在日常水质监测和输水管网更新维护等方面的投入,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水质打折扣。

  因此,及时根据成本的变化进行价格调整,对于改善水质确有积极作用。但是,保证水质趋好是道“综合题”,仅靠提水价,光凭“涨字诀”,恐怕很难实现。

  首先要改善对城市供水管网的管理。目前管网普遍由供水企业铺设和维护,仅靠企业一方难以实现一劳永逸的妥善管理。因此政府部门应实施综合管理,增加维护投入,加强日常监管。此外,供水管网与石油、化工等其他管线的布局要规划合理,避免因管线事故导致的水质污染。

  守住水质的“最后一公里”,必须加大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维护。目前二次供水设施普遍由物业公司建设和管理,存在不少漏洞,需要保持一定的监管力度。此外还可以探索自来水公司直管、第三方管理维护等方式,杜绝二次供水变成“二次污水”。

  供水管理体制更需理顺。目前城市供水虽由建设部门管理,但水源管理和保护则由环保部门及水利部门负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由卫生部门负责。这种多头管理的现状容易导致部门之间责任不明,一旦供水事故发生,首先被问责的往往是供水企业及供水主管部门,其它环节和管理薄弱之处可能会被忽视,应进一步理清监管责任的各自分野,避免九龙治水、水质愈恶的窘境。

  自来水水质与水价均牵涉民生,如何实现进一步优化,尚需更多探索与改革。

分享: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