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地方新闻网站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5日
银行"挑肥拣瘦"自身防控风险能力差等因素依然制约发展
很多中小微企业在面对融资难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到银行贷款。但通常由于缺乏抵押物等情况,使得银行直接对其贷款风险较大。而担保公司以第三方的形式加入,分担了银行放贷的风险,能让中小微企业贷款更加容易。
缓解中小微企业贷款难
“没有融资担保公司,就没有我的今天。”谈起融资性担保公司,市民赵先生非常感慨。两年前,赵先生转行做起了皮毛生意,为备战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想尽一切办法筹资,但仍然缺300万元。找银行贷款?此前的经历告诉他:以他中小创业者的身份,再怎么托关系、等时间、跑手续,最后弄得疲惫不堪,还是贷不到一分钱。
无奈,赵先生只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让他意外的是,担保公司对他的企业和项目履行了审查评估等程序后,很快便从银行申请到了300万元打入他的账户。而他只需要支付一笔额度适中的担保金,“通过融资担保公司从银行贷款,比自己去申请方便快捷,不仅胜算大,还能把自己的信用‘放大’,拿到比自己申请更多的贷款”。
融资性担保机构作为专业融资增信机构,具有高杠杆率、高风险等金融属性,同时也是市场经济尤其是小微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而催生的一种信用中介。目前,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帮助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已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以渤海驴养殖起家的永胜公司为例,最初就是依靠担保公司才从银行拿到了扩大经营的资金。为永胜公司作担保的,是我市高新担保公司,其业务总管黄景泉介绍,2011年,永胜公司刚刚起步,需要资金扩大经营,但由于没有抵押物,无法寻求银行贷款。2011年到2013年,高新为永胜公司融资650万元。如今,永胜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养殖渤海驴、牛肉、蛋鸡和饲料种植的大型畜牧养殖公司,也成为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兆鑫集团通过高新担保公司贷到了1000万元,报社街上一家花店为了开分店通过高新担保公司贷到了20万元……
据了解,目前全市一共有28家融资性担保机构,有财政资金注入的仅3家,大部分都是民营出资,平均注册资本在6000万元左右,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的10家,5000万元-7000万元的8家,1000万元-3000万元的10家。去年各担保机构为全市近千家中小微企业融资25亿元。
金融界人士表示,对于银行不愿直接受理的中小企业融资申请,担保机构通过选择客户和优质项目,优化借贷中的管理流程,分担银行的管理成本,从而提高融资的成功率。担保公司并不是用自有资金放贷,而是通过自身资金实力产生杠杆效应,为企业信誉做担保,最终贷款还是要经由银行发放。所以说,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出现是一件令银行、中小融资方及担保公司本身三方共赢的事情。
金融人才的新平台
通用前总裁史龙·亚佛德说过:“你可以拿走我全部的资产,但是只要把我的组织人员留下来,五年内我就能够把失去的资产赚回来。”而在金融领域,人才依旧不可或缺。对于我市正在发展中的担保机构来讲,对于金融人才的获取也显得极为迫切,网络上的招聘广告比比皆是。
“当时公司成立的时候,就想找金融专业人才,有工作经验的优先考虑。因为首先担保公司是需要和金融部门打交道,其次业务也比较相似,做这一块轻车熟路。这样的人才进入工作状态比较快。在风险控制上,经验比较丰富,能力比较强。在业务拓展方面,这些人接触过很多客户,有了客户群,对于公司来说也是一种潜在资源。”高新担保公司黄经理说。
在组建团队时,汇通金融担保有限公司挑选了一批具有多年投资、担保、金融、财务、法律、管理等行业和领域经验丰富的资深人士。他们具备了专业化、创新力和旺盛的活力。风险管控方面,开业至今,没有一起代偿案例,实现了风险把控四个零,即零逾期、零欠息、零损失、零代偿资金安全运行纪录。“对一个正规的担保公司来说,担保是一种责任,更是风险管理能力的具体体现。”汇通金融担保有限公司尚经理说。
“我原来在市农行工作,退休后接触到担保这个行业,觉得发展潜力比较大,我在银行积累的经验肯定有用武之地,所以就应聘做了业务经理。我现在年龄也不是很大,做点事能够发挥自己的余热,还能增加自己的收入,何乐而不为呢。”市区一家担保公司的业务经理说道。
专业金融人员的流动,对担保公司乃至融资企业来说,都意义重大。“担保公司的服务对象就是本地中小微企业,投资、融资理念的缺乏是其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我们解决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困难,只是‘治表’,而想要‘治本’,就要根据不同企业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融资方案,并对其进行有效指导。”汇通担保公司客户经理尚洪帅说。这种做法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具有建设性意义,也加快了我市金融业多元化进程。
发展遭遇瓶颈
中小微企业在我市数量众多,担保公司有力地支持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但同时,由于处在银行和企业之间,担保公司自身往往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其地位有时不免尴尬。生存空间狭小成为我市多家担保公司最头疼的问题。
生存空间狭小,首先表现在与银行合作难。“得有银行的授信才能够开展业务。若想拿到授信额度,就需要交保证金。往往是业务还没开展,就先让交保证金。比如想要拿一个亿的授信额度,就得先交1000万元到1500万元。这让很多公司都头疼。”从事担保行业的张女士说。
银行入围各方面的要求很严格,甚至还有某些政策方面的瓶颈。高新担保公司黄景泉说:“担保机构要与银行合作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银行选择的门槛高,不会和资金实力不行的担保公司合作。银行是占据主动地位的。想要入围拿到授权,就必须将公司的整体实力提升上去。”
另外,担保公司生存空间狭小表现在风险防控方面。采访中发现,多数担保公司的客户都是由银行推荐的。“银行觉得这个企业没有把握才会推荐给担保公司,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企业出现问题是要担保公司代偿的。这种风险银行不会和我们分担,别说一半一半了,20%、10%都不会。对于银行来说,担保公司是一个弱势群体,本身地位就是不平等的。”一位从事担保行业的业内人士无奈地说。
高新担保公司的黄景泉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与银行签署协议的时候能否有一个风险提示。其实这个想法很难实现,因此私营担保公司做每笔业务的时候都是慎之又慎之,只能维持着。对于一些实力较弱的公司,赔三五十万也许就意味着破产。
当然,担保公司遭遇的发展瓶颈,除去这些外在因素之外,还有其自身原因。例如,规模较小,防控风险能力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等。一旦几笔业务出现问题,就容易造成整个公司的瘫痪。
那么担保公司该如何规范,从而良性发展呢? 市工信局资金协调与经济技术协作科丁志勇说:“其一,由工信部门积极向外推介,办理银企对接等活动,加强对担保公司的监管。其二,对于担保公司来说,想要发展就必须要提高实力能够与银行合作。同时,还要提高员工素质,在业务上要显现公司的风险管控水平。因为担保公司毕竟是风险行业,对人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必须对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都要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不能为一些高污染、高耗能等国家已经监禁、淘汰、封杀的企业做担保。”
(来源:衡水新闻网)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