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4月14日
近日,笔者家中连接马桶与马桶盖的一颗螺丝钉断了,只好上街去买。岂料,跑遍大小商店都找不到店家销售,只好花45元钱,买了一个新盖子。其实,旧盖子其他的部件都完好无损,回家安装时只用了那颗小螺丝钉,新部件就在角落里“睡大觉”了。
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价值最多几毛钱,却要花费超出其百倍的价钱买一套新部件,其中的浪费不言而喻。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浪费比比皆是:水龙头坏了,很可能只是里面的胶皮垫圈老化了,但由于只值几分钱的小垫圈无处买,只好买一个新水龙头;炒勺手柄脱落了,其实往往只是那根穿芯螺丝滑丝了,但穿芯螺丝却买不到,只好新买一个炒勺……
家庭日用品的许多小配件都是易耗品,一旦损坏,无法更换维修,就得弃旧买新,造成“被迫”浪费。但因这些小配件价低利薄,销售又多属冷门,商家大多不愿经营,消费者只得无可奈何。但如果生产厂家能多想一步,重视细节,在日用产品出厂时多配几个易损件,不就既方便消费者,又节约了资源?
节约源自细节。但细节问题的发现和解决,则需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树立节约意识。恐怕,在这个问题上,生产者和销售者要承担起更多责任。(周荣光)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